- 主题:大家都用哪种心率区间计算方法?
最近折腾RQ app,发现它跟佳明的心率区间差别太大了。上网查了一下,才知道RQ用的是储备心率百分比方法,而佳明默认的是最大心率百分比方法。
网上说,最大心率百分比方法比较适合新手,而储备心率百分比方法比较适合老手。你们平时都用哪种分区方法?
另外储备心率方法需要知道静息心率,中午站着不动测试了一下,心率才53(低于60了),早上醒过来测试会不会更低。你们的静息心率是多少?
--
FROM 223.104.41.*
收到,已改了,多谢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tHumb5uc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佳明也可以设成储备心率
--
FROM 115.183.26.*
收到。共三篇文章,已经看完,受益匪浅。
文中说“乳酸阈值心率”法比较科学一点。
不过我觉得乳酸阈值心率不是很好测,相对来说储备心率法中用到的最大心率和静息心率更好测一点。
【 在 Contador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大心率显然是最不靠谱的。分区也就是聊胜于无。
: 其实心率关键是搞清楚有氧阈值和乳酸阈值这两个点。分区就自然出来了
: 低于有氧阈值分两个区,低一点的是Recovery,纯放松,高半区是有氧耐力。
: ...................
--
FROM 223.104.41.*
嗯,原作者也说了测最大心率有一定的危险性,他是在医院测试出来的,后来跑步过程中从来没跑到过那个最大心率。
我的意思是测最大心率只需全力跑,软件能帮你记录最大心率,而乳酸阈值心率要控制配速跑,还得自己算平均值,操作起来麻烦一点,不好控制。
顺便问一下,你的乳酸阈值心率是怎么测的?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Contador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大心率怎么可能好测,我这么多年来也没真的测出最大心率来,本来最大有过189,后来又有192再后来,有过194 196,还敢继续加吗?我看见190多都是赶紧降低强度,再拼不怕猝死吗?最关键的是最大心率毫无意义,无论是最大摄氧量还是乳酸阈,都不在最大心率的时候出现。以我自身为例,我乳酸阈值心率176,最大摄氧量心率180,最大心率196。找到乳酸阈值是很重要的。
--
FROM 223.1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