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如每月1次半马(比赛速度),那么每周1次LSD应按什么速度和距离?
两位消消火儿,怎么这都能吵起来。
我的理解,大部分课表的目的都是为了在不受伤、快速恢复的基础上尽可能高效的训练,毕竟业余爱好者时间精力都有限。比如说两小时的LSD,跑马配肯定比慢摇的收益要高,只是相比于身体恢复的时间和经历的痛苦来说额外收益不明显罢了。
回到原题,如果最终目标是为了半马成绩,我觉得LSD跑两小时就足够了,速度在有氧区间就行,毕竟主要目的是刺激有氧供能。当然跑爽了冲到混氧也可以,只是这样很累,跑完了恢复时间也长一些可能影响下一次训练,但对乳酸阈值附近的刺激又不够,总体收益并没有多多少。如果最终目标是为了全马,LSD可能要多跑一些,比如两个半或者三小时,因为时间越长越能刺激脂肪供能,这个对跑全马的更重要
【 在 xg0632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13.132.130.*
除了你说的这两点,我觉得夏天跑步心率飘移主要原因是散热和脱水,前者需要额外往皮肤表层供血,后者导致血液变粘稠,供氧效率下降
【 在 brick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所谓乳酸心率到底是多少啊,一直不清楚。
: 然后,心率值是个参考,主要还是看个人体感吧,如果全程都比较轻松,即使后程心率高了我觉得也算在有氧里。
: 像我现在跑步比较严格的限制心率,是因为近一年多前开始,如果哪天跑步心率高了,虽然不觉得累,但是之后几天都会心脏甚至整个左胸都不舒服,有点害怕。
: ps:一直没搞清楚,在不加速甚至降速的情况下,跑步后程心率明显升高是因为什么原因?是因为体内快速的糖原消耗光了,改用脂肪供能需要更高心率吗?还是身体肌肉疲劳了导致心率升高才能保持同样甚至略低的功率?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FROM 113.13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