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开发这一点是无解的,永远有更小众的嵌入式出现。比如我见过一款mcu,丫是4bit的...没有c支持,只能写汇编...
你说的两种情况我都不熟悉,没有svd相对还好一点,大不了自己对照c的sdk,port个凑合能用的,让ai写工作量也还好。没有pac情况也类似,无非是用起来麻烦一点而已。但没有target,或者像你说的lib识别不到之类的,看起来像是isa层面的问题,这种就挺无解的...
其实也不是多么无解,理论上自己去debug把target搞定也是可以的,但这就好像要造台汽车但得从挖煤开始搞一样,很多时候就放弃了...
【 在 AlphaO 的大作中提到: 】
: 挺好,rp2040有hal和pac,用Rust会很爽,stm32调研过也是全部支持。像这种需求和支持吻合的就很幸福,可以很爽的开发超高性能的嵌入式软件。
: 但我们这种,硬件设计在前,软件设计在后。硬件选的芯片都很小众,便宜/低功耗/可靠/恰好够用,通常也意味着古老,没有pac,芯片找不到svd,很难受。有时用软核,这种软核架构甚至(调研和尝试发现)不是标准的arm、risv、x86,意味着编译时找不到对应的target。之前半年我断断续续调研了几次,都没找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做,现在被迫用C去写里面的软件代码。
: 如果您知道或者研究到解决方案,还请不吝赐教,解我困扰。具体问题如下:比如常用的两类,一个是类似Microchip Smartfusion2,上面虽然有硬核但google怎么也找不到svd或等价的pac描述文件;另一个是Xilinx 7系列上面的Microblaze软核,虽然看描述是risc架构,但用risc和arm写lib给它调用都无法识别,只有x86的才能识别到lib却仍读不到函数,怪的很,而且Xilinx里导不出svd或等价的pac描述文件。
: ...................
--
修改:lvsoft FROM 117.89.220.*
FROM 117.8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