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科植物种类繁多,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少数分布于温带地区,许多种类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重要的药用价值和较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环境破坏及人类过多采挖等诸多原因,野生兰科植物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珍稀兰科植物资源保护引起了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高度关注。
国外学者认为,要有针对性的保护野生兰科植物,必须对其资源保护现状进行评估,弄清其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桂西北典型喀斯特地区,岩溶高度发育,生境复杂,物种资源丰富,已知兰科植物有120多种,其中兜兰属植物有5种。在汉斯出版社《植物学研究》期刊中,有学者用常规的生态学调查方法,对保护区内的兜兰分布点进行调查研究,将传统的土壤理化分析与分子微生物技术手段有机结合,在深入调查了解生境特点的基础上,力求找到保护野生兜兰的方法,以期为兜兰属植物的引种栽培和生物学保育提供参考,为野生兜兰种群的扩大及珍稀物种迁地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部,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地理坐标为107?53'29''~108?05'45''E,25?06'09''~25?12'25''N,总面积约10,829.7hm2,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0℃~18.7℃,极端高温36℃,极端低温–5℃,无霜期235~290d,年均降雨1638mm,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10℃的有效积温为4700℃~6300℃,可能蒸散量(Ep)年总量为874mm。
本研究的样品为木论自然保护区野生兜兰的根际土壤。根据岩溶地区环境的特点,以及野生兜兰的分布情况,2016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按蛇形采样方法,在木论自然保护区的兰花山、明利、当河山、下寨、瞭望塔、中论等野生兜兰主要分布点,分别采集麻栗坡兜兰、小叶兜兰、白花兜兰、硬叶兜兰、带叶兜兰0~10cm深度的根际土,五种野生兜兰的代号分别用MPL、XY、BH、YY、DY表示。用于微生物研究的土壤样品,采集后立即放入冰盒中低温保存,尽快带回实验室中低温保存备用;用于土壤理化分析的土壤样品,先过2mm标准筛,然后用四分法取适量放入封口袋中保存,尽快带回实验室进行风干处理。在土壤样品采集过程中,要记录采样点的地理坐标、海拔高度、植被分布等相关情况。
木论自然保护区野生兜兰种群数量、分布及兜兰分布点植物群落结构调查,采用常规的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分别在多个不同季节进行野外调研,观察野生兜兰的数量、分布及相关情况,并做好相应的记录;调查植物群落结构时,要观察群落分层情况,并记录植物群落的优势种、建群种、伴生种等相关信息和数据。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及分析讨论,可以初步得到以下结论:木论自然保护区不同野生兜兰的生境存在较大差异,其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均有较明显的差异,野生兜兰对岩溶地区不同生境具有特殊的适应方式,土壤微生物对其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对野生兜兰生存能力的提高和居群扩大具有重要影响。因为喀斯特岩溶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所以野生兜兰的生境一旦遭到严重的干扰破坏,其生存及居群扩大将极为困难。因此,应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切实加以保护。
--
FROM 27.1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