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学区房”第一位是“学”这个字,个人理解肯定是学习第一。
第二是“房”这个字肯定是房子越好,环境越棒,生活舒适度越高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舒心。这个排第二。
当然您说的“氛围”这点我个人觉得去多个辅导班即可,那里面连第一排或者中间的座位都需要靠抢的。这种竞争氛围随处可见。做题成绩老师随时发布能看到孩子在什么位置。
“圈子”这种我觉得没啥可讲的,即使同住一个小区同上了5-6年学的同班同学家长基本没有走近的,都是竞争关系,表面的客套都是假的。您要指的圈层那肯定小区最低价越高圈层越纯粹。当然以前分房的不算,那些是老原著民,并没有花什么钱,单位福利而已。单指商品房。
“见识”我们常说的知识获取途径最好的两种一是读书,二是旅行。多带娃看书,去图书馆,多买些娃爱看的书足矣。旅行每年让娃出国游加国内游多用眼去观察世界,多跟各地同龄人交流,多交小伙伴。这就够了。
最后这点“升值”,这个应该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非常值得骄傲的事了。但也是靠18年前住在这里的孩子们努力加北京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带来的福利。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以及提早看透这里面的逻辑的人有眼光,趁大家不知道时下手坐等成绩带来的福利。
如果只为挣钱,我个人觉得买个海淀低谷房子就行了。未来二十年海淀成绩会独孤求败般的存在,换房人群永不会休止……肯定是可以利用“学区房”这个噱头赚钱的。
【 在 hsqhugh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理想的,当时是“好小学+好中学”。大致有两种方式实现:
:
: 1.海淀区好小学,点招进好中学。前提是娃要足够牛。
: ....................
※ 修改:·tiancaikang 于 Nov 12 08:28:51 2020 修改本文·[FROM: 114.240.94.*]
※ 来源:·最水木 客户端·[FROM: 114.240.94.*]
修改:tiancaikang FROM 114.240.94.*
FROM 114.24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