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多校划片
【 在 lilyhouse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区房是奢侈品,买不起就别买呗。你看国家什么时间管过爱马仕涨价
学区房是奢侈品,义务教育不能说是奢侈品,尽管你说的有你的道里
--
FROM 114.253.42.*
【 在 daixiaobai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问一句,学校怎么决定谁先谁后,现在按落户年限,租售不同权,以及四老房来区分,你打算以后让学校怎么分?
有一个区应该排过,大致7-8种情况,但是现在都是多校了;所以,还得再看看
--
FROM 114.253.42.*
【 在 williamliu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家花了高价买了学区房,而某些人不想花钱,也想上,天下哪有这样的美事,不想付出代价,就只想好的。
: 至于你说的,让学校选择,学校怎么选择?国家三令五申,不允许学校选择学生,因为学校选择学生导致幼儿园阶段小学化,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后果,现在还想着炒冷饭,没啥意思。
: 如果国家同意,小学可以择优录取学生,这会造成新的不公平,不是解决小学不均衡,而是加大小学不均衡,这不就是南辕北辙吗,或者叫挂羊头,卖狗肉。
: ...................
人家花了高价买了学区房
买房的钱给了前房主,并没给教育系统
--
FROM 114.253.42.*
【 在 williamliu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好的学校是和生源分不开的,好的生源给了学校以名誉。例如中关村小学,最初就是因为科学院的生源让它变得优秀。有个基本事实,即使是中关村小学,家长的课外补习也是起了关键作用。
: 另外,学校的资源,很大程度是也是家长争取来的。
: 好学校的资源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家长的资源,是家长这个群体为学校争取的教学条件,这当然就和学区房息息相关了。社会就是不够公平,学校离开了家长的资源,再怎么投入都是没用的。所以说,买学区房的钱和学校无关,是没有深入分析后面的逻辑。
: ...................
你说的生源和学校,这个关系很正确,很认同上面的表述
但是注意作为“现任”房主,教育系统可没有收“他”的购房款,而且多校政策也说了
注意,谁发录取通知书? 人家政策也说了,所以具体给哪个小学,这是人家的业务
--
FROM 114.253.42.*
【 在 hsqhugh 的大作中提到: 】
:
: 免试就近入学是大原则。大摇号没可行性。
: 海淀双选小区就是典型的案例。
已经说了不较劲,可行不可行,这看业务部门
--
FROM 114.253.42.*
【 在 hsqhugh 的大作中提到: 】
:
: 事实上就是家长们真较劲,所以朝阳2017630多校根本没执行。海淀1911两年了,也一切跟以前一样。
99%和以前一样,有1%被多校了,就能咬着你说很久;所以,也没必要把话说到头;
--
FROM 114.253.42.*
【 在 hsqhugh 的大作中提到: 】
:
: 没错,这些人就是这样,我说过很多次了,飞机安全吗?安全。 能保证不失事吗?不能。
: 最近有飞机失事了,你出门还坐飞机吗?不该坐还是得坐。
: ...................
怕风险,就不要买学区房了。多简单的道理啊。
你应该把“上面”这句加上,而不是强调,什么“不可行,不发生”
--
FROM 114.253.42.*
【 在 hsqhugh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已经写过很多贴子说这些事了,不可能每个回贴都详细写一遍。
可是你强调的“不可行、不发生”,更容易被人记住,这点你还得多想想
--
FROM 114.253.42.*
【 在 hsqhugh 的大作中提到: 】
:
: 所以有时我会附上贴子链接。
: 不过你要知道,想让喷子闭嘴是不可能的,我也不可能像写论文一样写每一个回复,每个回复都滴水不漏,而且就算真这样,他们也会断章取义。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每个回复写一万字也没用。
想喷你的人,怎么都能喷你;这个结论你不会反对
但是,面对真关注你观点的人;你还是要尽可能把观点,表述的完整一些,
至于整体理解,那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
--
FROM 114.253.42.*
【 在 yiluxing20 的大作中提到: 】
: 某些人眼里的标杆美国,也是有学区房。
美国的学区房,学校会因为,学区房产交易受益;这点,别忽略
--
FROM 114.2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