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多校划片
考虑就近入学,用填报志愿的方式,将决定权交给学校。比如,在片区内选择2-3所小学报名,第一志愿不满额,直接入学;超额的,同片区摇号入学。第一志愿未录取的,自动到第二志愿,以此类推。填报志愿是服从调剂,如果片区全部满员,如中关村满员,调剂到隔壁片区(服从调剂)。
西方也有很多这种例子
--
FROM 117.136.0.*
不至于出现有些人说的,满北京城跑接送孩子的情况,只要不是1对1入学,就能缓解这种压力。
--
FROM 117.136.0.*
主要是学校都是公立的,如果想国外全是私立的,肯定没有民怨,,既然公立资源,均衡化肯定是趋势
【 在 lilyhouse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区房是奢侈品,买不起就别买呗。你看国家什么时间管过爱马仕涨价
--
FROM 117.136.0.*
就像小汽车摇号政策,政策肯定不希望社会撕裂,因为是公共资源,你想想北京有钱人,如果拍卖至少100万以上
--
FROM 117.136.0.*
好学校的存在是必然的、也是科学的,我谈的是公共资源的公平配置问题,就像清华、北大,以高考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标准,虽然地处北京,然并卵
--
FROM 117.136.0.*
没有人把命运交给别人,群里面都是告知,也都知道正确的环境做正确的事情,只是和大家讨论一下个人见解,我说学区房的问题,不代表我没有,是两件事
【 在 db1 的大作中提到: 】
: 蠢不可及,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里,为了偷奸耍滑,贪恋蝇头小利,不讲规则,见小利而忘命,59,60年饿死的那波在向你招手。
--
FROM 117.136.0.*
学校不是学区房的受益者,学校是好生源的受益者,比如北大、清华,如果公立入学机会价高者得,结果可能是学校越来越贵族化。
跟录取标准有关系,无外乎这几种,1. 靠孩子成绩(类似于中高考)2. 要么靠钱(学区房)3. 要么靠关系(证保)4. 要么抓阄(随机摇号)。显然1是最公平的,但是小孩显然不适合提前进入竞争机制。现在学区房就像一件商品,价高者得,可是学校不是出售者,也并不能受益,每年被迫面对不确定极强的招生压力和日趋下降的生源质量(和1相比)。
现在北京中考优质名额到校政策,就是很好的顶层设计,优质名额到校力度也在逐渐加大,让“价值”回归居住为主导、就近为主导,所以以后应该会加大只升比例。从出口控比从入口更容易,就像咱们博士制度一样,以毕业标
【 在 db1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国内,学校压根不是学区的创造者,如果是学校,那就太好平衡了。甚至可以说,他们是学区的收益者。
--
FROM 117.136.0.*
这个群能被点名批评,说明还是有影响力的
【 在 stockfish 的大作中提到: 】
: 啥群?群里能决定教育局的政策吗?
--
FROM 117.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