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原创]技术分析海淀学区新政1911和2211怎么做
认同。
估计是给家长一张选项表:第一志愿( );第二志愿( );第三志愿( );第四志愿是当前几个志愿都未能录取,“家长承诺接受全区调剂”。
--
FROM 218.107.136.*
JW政策只是把最坏的结果提示你,降低大家的预期,这样无论结果如何所有人都没有抱怨的道理。
--
FROM 218.107.136.*
我理解如此执行也是为了均衡。
比如某弱小常年一个年级就俩班,那全校语文老师有个两三个就够了,形不成充分竞争提高;课外社团也组织不起来。或者某些按学生人头下拨的教育经费也总额有限干不了啥。
如果通过“多校”分流一些学生过来,才有可能扩招老师,形成良性竞争,学校才可能慢慢好起来。
【 在 SecurityID 的大作中提到: 】
: 多校划片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解决适龄儿童过多,学校无法容纳,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没有问题。如果多校划片跟房价扯上关系,就是乱弹琴。学校的好坏,是家长孩子的错?教委不从学校入手,去折腾孩子,简直南辕北辙。
--
FROM 219.238.197.*
越来越严是一定的,也是好的。
户籍学籍无序流动不利于教育资源有计划的分配和投入。
哪怕将来来海淀买房难了少了,也挺好,缩小一下目前过于拥挤的班型,30人左右更容易提升老师的教学质量
【 在 yanshine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然我认为还是要趋严,但你说这是降低大家预期的最坏结果,也有道理。
: 我认为今年会严,如果今年松了,就更像狼来了。
: 总之只要今年怎么执行,技术上以后肯定不会特意改程序再宽松了。
: ...................
--
FROM 219.238.197.*
靠不靠分家庭。但我觉得只要能提高总是好的。
【 在 gambol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靠课堂教学么
--
FROM 219.238.197.*
我觉得教委一直在扶持弱校,努力改变以前过于不均衡的状态。可是上面也说了,不可能一蹴而就。
集团校的尝试没停啊,循序渐进,摸着石头过河。
当一个学校过热时,对于超额的孩子,必然有些能在周边解决,还有些就得稍远,所以对排位最靠后的人来说只能“就近”而做不到“最近”。没听说哪个学校没招满却把孩子甩走。
教育目的是提高全民素质。这一点从全国范围、宏观角度看进步明显,毕竟我们没有像某些国家一样喝消毒水抗疫、拒绝隔离和口罩啥的。
【 在 SecurityID 的大作中提到: 】
: 教委应该加大对弱校的扶持呀,比如集团办校,这几年不是挺有成效吗?非要把未知扔给孩子和家长,整出个就近不是最近的说法。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国家压根就没有学区房的说法,教育不均衡也不是孩子和家长造成的。
:
--
FROM 218.107.136.*
比如有些家庭生娃时户口落在昌平,按出生人口统计,昌平教委已经开始投入扩大相应校园和师资。结果四年以后这个家庭迅速迁移到东西海,而且带动了很大一批家庭跟着走。结果就是昌平这里投入个寂寞,东西海还承载不下…………教育资源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转移的
【 在 SecurityID 的大作中提到: 】
: 教委应该加大对弱校的扶持呀,比如集团办校,这几年不是挺有成效吗?非要把未知扔给孩子和家长,整出个就近不是最近的说法。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国家压根就没有学区房的说法,教育不均衡也不是孩子和家长造成的。
:
--
修改:bmwolfish FROM 218.107.136.*
FROM 218.107.136.*
那其实不更会造成实质性的学区房被疯抢么
【 在 SecurityID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校提前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数量,按照先来后到方式,依次解决。
: :
--
FROM 218.107.136.*
那一定是你觉得普通的家门口小学对其他很多人来讲求之不得,人家抢了先
唉,反正教育机会这事,按钱排辈不行,按权排辈不行,按智商排辈不行,按住排辈不行,按户排辈不行,,,,,我也琢磨不出该怎么行
【 在 SecurityID 的大作中提到: 】
: 像人大附小 八里庄小学,基本都要落户满3年以上,这是可预见的,有能力就上,没有能力就别上,没有太多的侥幸心理和不确定因素。又比如:我家里没有车,想步行上家门口的普通小学,你非要给搞到2公里外的小学,说就近不是最近,最后谁的利益受损害。
: :
--
FROM 218.107.136.*
那最不利的调剂得能接受西颐和十九中附小。
【 在 LJAIMJ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海淀学区的容纳能力还是很强的,第一志愿(中关村三小);第二志愿(万泉或八一);第三志愿(八一或万泉);
--
FROM 219.238.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