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华师一附中中偏下都能去985
是没到。说了我家本来就是高校的,娃幼儿园小学初中都在学校里面上。然后这个附中每年30%的娃上四大名高,15%的娃上华师一。可以说一路可以很轻松了。这个附中大部分孩子也没像北京那么鸡。
有追求一点,初中花钱去华一光谷 华一寄宿 武珞路实验等学校,中考成绩还要好得多。
就我们校友,北京毕业后到武汉上班的,大部分人的孩子都上的top初中。
【 在 starphage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别吹
: 你孩子到了上小学年龄算我输
:
--
FROM 119.115.141.*
你是真不知道情况。
北京普高率50%,你知道湖北地方的普高率吗?
地级市县城,是个初中生,都能有高中上。很多县一中一个985都考不了。除县一中以外的高中,一年只上得了两三个一本。
湖北考生人是多,但是,有多少人仅仅只是做个分母呢。。
连武汉,大部分初中高中也仅仅是做分母。
高知的家庭,稍微重视点教育,上个过得去的大学一点都不难。四大名高一本率全部快接近100%了。
我家两个都是武汉考出来的,我们都觉得轻松,反倒你们说地狱模式了。幼儿园小学初中,不用说,都是就近对口上,也不需要考。初中升高中,我们班大部分人都升入了同一所名高。为什么这么容易,因为我们父母也是知识分子,住在好学区范围。
而这个好学区,简直太容易了,房价3万,哪个重视教育的家庭买不起?
【 在 smiley0536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想啥呢,北京这边再卷,北京上海也是高考最容易的地方。湖北这种地狱模式就别出来刷存在感了。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s Max」
--
FROM 119.115.141.*
武汉还有武汉二中 省实验中学 武汉六中 外校 武汉三中 还有再差一档的武钢三中等几所。
像今年,武汉二中 省实验 也都是能上20个清北的高中。外校就更多了。华师一附显然不是唯一选择,我知道的武昌都有很多人没去华师一附,而去了省实验。
我老婆保送华师一附中没去,中考分数可以任选高中,也没去华师一。而是去了家门口的武汉二中
【 在 supersailor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后一句话显然不对。华师一入校难度应该是大于人大附的,毕竟武汉除了人数较少的外校,没有其他能充当11,qhf的竞者了,也没有锁区的概念,华师一还要分几百名额给外地。华师一录取线的分位率,一定是比人大附还小的。
:
--
FROM 119.115.141.*
和武汉交界的8个城市户籍人口加一起超过2000万人口,每年上清北的加一起十几个。
武汉户籍人口不到1000万,每年上清北的一百多个。
武汉的高中除了华师一有400个市外指标外,其他高中全部是本市招生。
武汉的孩子真的比周围地级市的天资聪颖这么多?
【 在 smiley0536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是清北985,本来就是给天资聪颖的孩子准备的。看的又不是群体平均分。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s Max」
--
FROM 182.204.25.*
那是很多年前。
十几年前武汉周边的黄冈中学 孝感高中 荆州中学 龙泉中学 黄石二中等等还牛着呢。现在连最强的黄冈中学都一年考不了几个清北了。是好的老师全部流失了,被广东和武汉的高中掐尖了,而不是学生被掐尖了。
主要原因还是经济水平差距巨大,家长对教育的投入差距更大。黄冈孝感荆州黄石这些地级市就没几个一本毕业的家长。
【 在 smiley0536 的大作中提到: 】
: 湖北的事情我不是很熟悉,不多做评论。
: 我高考是山东出来的,山东基本上不存在超级中学全市全省拔尖的情况,所以山东地级市县级市一中的清北率是非常平均的,我念书的县级市一中出市状元的次数都大于市一中。
--
FROM 182.204.25.*
说了,只有华师一这一个学校给了市外400个指标。
而且地方上的大量的尖子生根本没有被掐过来,很多人根本都不知道这个途径上华师一附中。就是专县生。
我表弟就参加了这个专县生考试,他们是下面地方最好的初中,但是到华师一参加专县生考试的三个孩子并不是初中的前三名,而是三个家长比较有文化知识知道这个渠道的,成绩在初中大概排到年级十几的样子。
【 在 haole99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脑子烧坏了吧?华师一全省掐尖,武汉全省吸引优秀学生,能比么?
: 朋友娃今年高二正全力准备集训队的考试,就是初升高的时候从地方小城考入华师一的。
:
--
FROM 182.204.25.*
我表弟就没任何特长,下面县的初中生,有几个参加了竞赛的。你说的竞赛进华师一的才是特殊情况。
专县生进华师一不是看中考成绩,也不是看初中的竞赛(不知道是否有份量非常重的初中竞赛),是到武汉参加华师一附中组织的专县生考试,一天内考完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试卷题目非常变态。
华师一附中有数量相当大的学生在国际班,那是另一个体系,不参加国内高考,是直接出国留学的。就是你所说的莫名失踪。可以认为这是另一所国际高中,入校方式 课程 毕业升学都完全不一样
【 在 haole99 的大作中提到: 】
: 年级前10几就不是优秀生了?另外你怎知道去考试的三个孩子没有其他特长?我朋友孩子就是竞赛成绩强去的华师一。武汉市外全省初中掐尖400人不需要是真的武汉市外的前400名,前3000名就足够了。否则华11的清北名额再翻一番都是小意思。
: 刚baidu了一下,网上说华师一每届招1500人左右,结果参加高考的只有1000人左右,另有500人莫名失踪。你算上这些人,再算算985比率?
:
--
FROM 182.204.25.*
还有你说的前3000就够了。那留在当地高中读书的那2000多更尖的尖子生,怎么高考就没考几个清北呢,还不是地方上的教育不给力。。
我说的核心意思就是 武汉的教育水平 资源 家长投入,远大于周围地级市,全省看似高考人数多,实际大部分分母。
【 在 haole99 的大作中提到: 】
: 年级前10几就不是优秀生了?另外你怎知道去考试的三个孩子没有其他特长?我朋友孩子就是竞赛成绩强去的华师一。武汉市外全省初中掐尖400人不需要是真的武汉市外的前400名,前3000名就足够了。否则华11的清北名额再翻一番都是小意思。
: 刚baidu了一下,网上说华师一每届招1500人左右,结果参加高考的只有1000人左右,另有500人莫名失踪。你算上这些人,再算算985比率?
:
--
FROM 182.204.25.*
那武汉二中呢,武汉六中呢?
武汉二中甚至学校里大部分孩子都是家住附近3公里以内的那几个街区的。成绩一样好,一年考二十多个清北。
【 在 haole99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啊,难道只有中考前3去华11才叫掐尖?前10几去不叫掐尖?T大全国掐尖也不能保证状元都去他家哪。
: 另外年级前3去参加华11的考试还能保证自己前3么?更何况你知道的县中某年前3没去,个例不说明任何情况,既不代表之前和今后的情况,更不能代表别的县中情况。
: 总之,你我讨论的一致的事实就是:华11全省掐尖是比较普遍的。
: ...................
--
FROM 182.204.33.*
整个硚口区也可以算是武汉的分母了。
这和硚口区房价低,人口外流严重是对应的。
有经济实力 有文化 重视教育的父母,早就在江岸 武昌买学区房了
【 在 nicuocuo 的大作中提到: 】
: 扯淡 十一中这种硚口最好高中 普通班前五才能上华科 全区上万高中生 不到100能上211
--
FROM 182.2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