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什么都说北京的生源质量和二十年前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建国后到00年以前的知识分子多数不是靠高考成绩成为的知识分子,而是其他的一些七七八八,比如高晓松这种,这时候东西城领先的就比较多,00年以后的家长都是经历过高考实打实的拼杀出来的,这时候海淀就领先了,没什么奇怪的
--
FROM 114.254.2.*
【 在 crdc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因果关系确实是这样吗。。。
: 来自 ALA-AN70
不敢说因果,应该是强相关关系吧,八九十年代一个四中就能单挑全海淀,现在一个人人大附能单挑东西城了
--
FROM 114.254.2.*
【 在 follownight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胡扯淡了,高晓松毕竟是四中的,考上清华的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4
:
: ...................
那年代有机会读书,有机会上清华的远不是同龄人里智商最高的那一波,2000年以后能考上清华的可以说是同龄人最聪明的人能收进来90%以上,质量完全不一样
--
FROM 114.254.2.*
【 在 ptc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是70年代工农兵大学生那批,不看成绩看成分。文革前的大学生可是非常厉害,绝对是精英。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droid」
文革前的大学生也只是在城市的受教育群体中进行选拔而已,分母只是同龄人中的极少数,而且那时候考大学还要有介绍信,跟现在清北在同龄1000万人当中选不到1万个还不是同样等级的难度
--
FROM 114.254.2.*
【 在 ptc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是70年代工农兵大学生那批,不看成绩看成分。文革前的大学生可是非常厉害,绝对是精英。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droid」
这么说吧,互联网这一代起来之后,现在全国的同龄人最优秀的人大概有20%会最终生活在海淀区,高校老师、中科院研究院、高科技企业员工
--
FROM 114.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