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学区到底有没有享受政策和资源的倾斜,还是在乎教育的家长由于聚集才带来的好成绩?(这一点不区分西城还是海淀)
如果一个学校的硬件配置都是一样的(这一点远大新小区附近的学校可能还更好),好学校和差学校每年也都有新老师,那么学区房的不公平从何而来?
学区的好成绩可以直接转移给渣小村小吗,好像也不能啊。。好成绩是读出来的,别人没法给你,这个道理任何人都懂。如果想拥有努力奋斗向上追赶的好环境,那肯定是要入会的啊,入会就有挑选和门槛,猫啊狗啊的都来了就不是学区了,你来了也一样不高兴啊,这是先有鸡还现有蛋的问题。非学区的也可以团结一点啊,学人家上地,杠杠的。
某些人就喜欢给自己加戏,一出政策就第一幻觉以后非学区更公平了,自己终于有救了,政策的高明之处就是把你卖了你还在替他叫好,前丞相说了多少回抑制房价上涨的趋势,每次我在水木都是亲眼所见一票人欢呼,结果呢?反正我是不信,早早的自力更生了。现在政策保护的都是已经在岸上的老业主,新业主想入局门都没有,你有钱也不行,爱哪凉快哪凉快去,孩子长起来快得很,政策熬死你
--
FROM 117.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