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学区房的大终局(2-价值本质)
补充很好,感谢。不过实验4中8中三帆这些好初中名额被直升校大量占据之后(每所承接1-2所普小80%直升名额),传统牛小的出路是大比例去了普通初中。如你所说,我倒觉得是花费这些牛小一代人的努力去拉高普通初中的水平,但因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里面代价不小。反倒是普小直升校进入好初中,不论班级普通不普通,享受了好初中多年积累的师资。初中阶段与小学阶段相比,对人的影响无疑是更大的。直升校价格高于传统牛小,也说明了市场的看法。
如果必须在”普小+牛中“和”牛小+普中“里面选一,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 在 albedo 的大作中提到: 】
: 2015年以前,学区房只有一种。
: 2015年以后,学区房分为两种:
: 一种是传统的牛小,一种是有直升初中的小学。
: ...................
--
FROM 103.37.140.*
我觉得学区房的背后是新中产的崛起和地位焦虑,资产可以继承,但学位和就业没办法,下一代不卷的话只能啃老、搬出核心区,再下一代可能又要回到小镇了
--
FROM 221.224.15.*
对于头部孩子,初中有集团校是大福利,也是学区房的延续效果。
中考区分度小,初中头部偏下一点,尤其偏科的孩子可以有更多机会提前签约保底高中集团校,这可不仅仅是小学学区房的意义了。最前面头部的无所谓。
--
FROM 223.104.41.*
感觉学区房存在价值,一方面是经验的分享,一方面是习惯和传统,另一方面是希望和传承
【 在 garagefund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区房之所以有价值并价格起飞,就是三点:
: 1.当所有择校道路都被堵死后,“学区房择校”成了唯一选择。
: 2.“小初一体化”导致“选小学”变成了“选初中”,学区房价值增强。
: ...................
--
FROM 203.187.178.*
但是很多人觉得不公平,是因为资源是有限的,都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人民集中选择的时候
【 在 garagefund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区房之所以有价值并价格起飞,就是三点:
: 1.当所有择校道路都被堵死后,“学区房择校”成了唯一选择。
: 2.“小初一体化”导致“选小学”变成了“选初中”,学区房价值增强。
: ...................
--
FROM 203.187.178.*
以工作单位所在地为入学条件,既可以解决了房事又结局了交通拥堵还能促进单位的发展。这一计不知是否可行。
--
FROM 61.237.228.*
【 在 albedo 的大作中提到: 】
: 2015年以前,学区房只有一种。
: 2015年以后,学区房分为两种:
: 一种是传统的牛小,一种是有直升初中的小学。
: ...................
这段总结得好
--
FROM 61.48.209.*
关键是参与,能否参与上,这就是命,看明白一切的,不一定有本金,说多了无益。就像我在很多年前接触房产中介,这些人都懂学区房,哪里好,有前景等等,关键是没钱,家里不给力,只能靠赚佣金生活,佣金就是靠天吃饭,不是那样稳定的。当然不排除有特别牛逼的中介,一年几百万赚着,我估计北京也不是很多
--
FROM 111.202.196.*
说起来需要买学区房的人大部分也不是一下子就能买的起的,能卖学区房的人也有其他的考虑,没有交易的话也就没有学区房的概念
【 在 robbie1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键是参与,能否参与上,这就是命,看明白一切的,不一定有本金,说多了无益。就像我在很多年前接触房产中介,这些人都懂学区房,哪里好,有前景等等,关键是没钱,家里不给力,只能靠赚佣金生活,佣金就是靠天吃饭,不是那样稳定的。当然不排除有特别牛逼的中介,一年几百万赚着,我估计北京也不是很多
--
FROM 203.187.178.*
有道理,初高中一体化也强化了学区价值。
中考其实现在挺卷的,不能说区分度小了。所以好初中的加工挺重要的。
【 在 palmbaby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于头部孩子,初中有集团校是大福利,也是学区房的延续效果。
: 中考区分度小,初中头部偏下一点,尤其偏科的孩子可以有更多机会提前签约保底高中集团校,这可不仅仅是小学学区房的意义了。最前面头部的无所谓。
--
FROM 103.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