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学区房的大终局(4-最后一个铜板)
新房才是国家的心头肉。二手老破小是被嫌弃的,激化教育内卷更是罪加一等。
【 在 yzh5815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这样的,最终的政策一定会导向新房市场
--
FROM 120.245.68.*
是的 有学籍就能卖了。见教委小升初文件。
前些年因为学位紧张,6年一个学位,不是不能卖,是买家要等6年才能用。
【 在 CC2CC 的大作中提到: 】
: 理论上东西城是不是只要上了一年级,就可以卖房了,到时候就直接能小升初了
: 发自「今日水木 on PDHM00」
--
FROM 120.245.68.*
25年比23年学区溢价低基本是确定的。其他的要看放水和政府调控政策
【 在 Appletres 的大作中提到: 】
: 终于看到大结局了。请问25年上学还能赶上崩盘不?
: 发自「今日水木 on 小鞭子尾巴」
--
FROM 103.37.140.*
这是个食物链,从低到高,层层传导。
【 在 vegetble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正的顶级学区房和人口关系不大,和政策关系很大,只有政策变成买了上不了才会塌房,比如按照西城目前的多校政策,人少了反而确定能上对口,真学区房反而塌不了,你觉得人口少了协和就没人去了吗?
: 但是炒作起来的伪学区房或者泛学区房概念,人口少了一定塌房,就像之前人口少的时期,渣小纷纷倒闭
--
FROM 103.37.140.*
纯属时代红利。需要顺应大势,不能顽固和偏执
【 在 embed 的大作中提到: 】
: 70末80初这批早期买学区,现在换新盘改善的真是赢家
--
FROM 103.37.140.*
不见得。食物链顶部的溢价高,风险其实也大。
【 在 vegetble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顶层一定影响最小
--
FROM 103.37.140.*
没必要,房子钱还少么,都已经为认知买单了。
【 在 xiongym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投入多少的,做一个局呀。
:
: #发自zSMTH@MI MAX 3
--
FROM 103.37.140.*
今年最后一年不对口,明年人数一降立刻就不会调剂了
【 在 ctfy 的大作中提到: 】
: 即便6年一个学位,也能在西城入学,只是不能在对口小学入学。当然,现在新买的都不对口小学了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FROM 103.37.140.*
感谢数据。
本质上是学校附近好房子太少了。
【 在 foreverd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娃在西城,班里和小区里情况基本上分三种,一种是直接住唯一老破小的两居三居,这种占到30%-40%
: 另一种是一套老破小,家里还有另一套,有的在附近有的远点,这种占到40%-50%
: 最后是一套老破小占坑,附近租好房子,占10%-15%
: ...................
--
FROM 103.37.140.*
那是因为过去15年,学区房本身就稳赚不赔。不要路径依赖。如果每年跌50万,望不到头,你再想想会如何。
【 在 qwe5201 的大作中提到: 】
: 基本上在那上学的都住自己家的房子,有的在外区还有一套,周末回去。毕竟至少读书12年,租房得搬来搬去的。所以除非学校离房子本来就很远,否则基本都不卖。
--
FROM 103.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