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8年后,学区房是不是就不存在了
---------------------------
补充
标 题: Re: 8年后,学区房是不是就不存在了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ug 27 01:28:06 2024), 站内
其实,
还有一个隐含的地方在于
都没有讨论孩子的质量 和 分布
1, 先说分布
海淀、西城, 都住的是啥人 大家都懂, 这帮人, 来京最多的是2010年之前, 户口比较
好拿的那个时代, 所以, 他们的孩子, 7、8年之后大部分已经用完了房子。
郊区这些, 随着所谓的积分落户和新城建设(大兴、亦庄、通州、顺义)等, 落户的人数
在2010年之后, 增加的很多,
所以, 8年后, 各个区的娃娃的数量的分布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 所以, 。。。。
2, 质量
好的高考成绩 = 好的生源 好的老师 好的学风
所谓好的生源, 实际上就是掐尖, 如果数量大, 就能恰到尖儿, 但是如果没量, 那么
也就无所谓尖儿了
另外,当高考压力降低之后, 学风会不会保持, 这是一个问题
所以, 所谓的名校, 还能不能继续是今天的这几个, 是值得怀疑的。
【 在 aWatermelon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都不是1000对800,是1000对500,600噢,另外现在愿意花高价买学区房的能不能填
满那600都不好说了,更别说再补剩下的400。
: 其实有可能二三流学区影响更小,因为买二三流学区的可能比较少的考虑但教育因素,更
多的是地段,房子本身,这种传导人口影响可能要20,30年了。
: 总之就是,学区属性越强,并且其他的条件弱的,是最先被人口下降影响的。
: ...................
--
修改:gliet FROM 36.110.95.*
FROM 223.104.104.*
为什么是8年,生育水平最近挺平稳的。
--
FROM 110.251.45.*
以下是历年数据,加上6年的时间,自己算吧。另外,最近这些年户口卡的很紧,出生人口中有户口的比例更低!
25肯定跌入10万以内
24顶多略微比23高,但是目前都不敢公布孕妇建档数
2023 12.3万
2022 12.4万
2021年北京市出生人口数量为13.9万;
2020年北京市出生人口数量为15.3万;
北京2020年户籍人口出生数为100368人 也就是说1/3无户籍
2019年北京市出生人口数量为17.5万;
2018年北京市出生人口数量为17.8万;
2017年北京市出生人口数量为19.7万;
2016年北京市出生人口数量为20.2万;
2015年北京市出生人口数量为17.2万;
2014年北京市出生人口数量为20.8万;
2013年北京市出生人口数量18.7万;
2012年北京市出生人口数量为18.5万;
2011年北京市出生人口数量16.5万。
【 在 zypip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是8年,生育水平最近挺平稳的。
--
修改:gliet FROM 223.104.104.*
FROM 223.104.104.*
【 在 gliet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是历年数据,加上6年的时间,自己算吧。另外,最近这些年户口卡的很紧,出生人口中有户口的比例更低!
:
: 25肯定跌入10万以内
: ...................
对啊,我就记得22年后开始下跌到一个新的低点,然后横盘。22年上学的孩子不是4年后吗?8年后得预知26年再跌到一个新得平台。所以我不知道8年后是为什么。
--
FROM 110.251.45.*
你错了
以前是头部20000个家庭争夺学区房
以后最多变成15000个家庭争夺而已
学区房永远是供不应求的
只是有些渣小会减少招生甚至停办罢了
【 在 gliet (死不改悔的走资派)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是历年数据,加上6年的时间,自己算吧。另外,最近这些年户口卡的很紧,出生人口中有户口的比例更低!
:
:
: 25肯定跌入10万以内
--
FROM 223.104.41.*
问题是, 目前的入学人数是2016 是 20万 户籍新生儿
2020 是 10万
2023 是 7.5
2024年, 北京高考 44923人 过本科线
也就是说, 在录取人数不变的情况下, 2023年 新生儿里面 4/7可以上本科
如果在跌两年, 那么8年后, 估计5/7上本科就是有可能的。 这里面还有各种出国留学之类的.
中考就是去了选拔的意义
同样, 还有个问题就是 毕业即失业, 就业会非常困难。 这个时候, 大学可能就没人上了, 参考日本, 90年代后, 就业市场崩塌, 搞出一个派遣制度, 高学历完全无用。
【 在 albed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错了
: 以前是头部20000个家庭争夺学区房
: 以后最多变成15000个家庭争夺而已
: ...................
--
修改:gliet FROM 36.110.95.*
FROM 36.110.95.*
要买学区房的始终是一小部分家长
这部分家长的总数肯定是多于学区房总数的
学生数量减少,只会造成低端小学招生量下降
不会对高端教育资源带来多大冲击
高校也一样
以后生育率下降,只会造成一批三本以下高校倒闭
top2不受影响
懂?
【 在 gliet (死不改悔的走资派)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是, 目前的入学人数是2016 是 20万 户籍新生儿
:
: 2020 是 10万
:
--
发自xsmth (iOS版)
--
※ 修改:·albedo 于 Aug 19 13:45:41 2024 修改本文·[FROM: 223.104.41.*]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223.104.41.*]
修改:albedo FROM 223.104.41.*
FROM 223.104.41.*
撤吧
牛校牛在哪里?
牛校牛在好的老师 好的学生 好的学风
当没有足够的好的学生(也就是这帮有钱有闲的家长)
和好的学风 (人人有学上 毕业即失业)
纵有好的老师也惘然
目前又到了转型期 好学校≠好工作
家长都没钱了,自然也没了烧学区房的力气 就像北京空荡荡的写字楼
有钱的家长必然存钱,就像出国留学热退潮一样
投入产出及不成比例
【 在 albedo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买学区房的始终是一小部分家长
: 这部分家长的总数肯定是多于学区房总数的
: 学生数量减少,只会造成低端小学招生量下降
: ...................
--
修改:gliet FROM 223.104.40.*
FROM 223.104.40.*
【 在 albedo 的大作中提到: 】
学区房会一直存在,但价格会一路下跌。
需求学区房的数量确实是要大于供给。但是之前是20W家庭里面头部2W个家庭,现在是8W个家庭里面头部2W个家庭,
购买学区房的家庭不变,但是购买力却打了对折。 之前20W个家庭里面有10W个家庭对15W+的学区房可以接受,其他只能买次等学区和非学区。现在8W个家庭里面按照同等概率只有4W个家庭接受15W+学区。
--
FROM 124.16.131.*
随便你吧
【 在 gliet (死不改悔的走资派) 的大作中提到: 】
: 撤吧
:
:
: 牛校牛在哪里?
--
FROM 223.1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