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海淀区域二为啥这么拉垮?
大学和初高中学区是两码事,
--
FROM 124.73.195.*
师大子弟去二附比三附更近啊。。
【 在 huw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1. 历史遗留问题,教师子弟不在那里读书;在那里读书的,当年都是土著里的差生。
: 2. 因为历史遗留问题,改造起来非常麻烦。比如,123中学,现在是北师大第三附中了,但是,北师大的子弟,肯定不去那里读书的。北师大学校在海淀,教工子弟宁肯去西城的三环/二附中读书,也不会去海淀的师大三负中这种差校读。地理位置看,去三负中,离北师大还更方便。因为烂
: 校,好学生不去,也招不到好学生。自然,就是您说的生源问题了。
: ...................
--
FROM 111.31.254.122
区域二 不拉跨啊 有人大附分 交大附 理工附中 。。。。
【 在 redplusred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太,花园路,学院路,这三个地方大学云集,按理说生源也应该不差,为啥坑校这么多,是教师子弟都不在这片上学吗?这么多年就是没啥起色。
: 发自「今日水木 on 24031PN0DC」
--
FROM 36.112.32.*
【 在 Aar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师大子弟去二附比三附更近啊。。
:
师大三附中在北师大家属区边上,师大二附中还得走天桥过马路。。。北师大实验小学在北师大家属区院里
--
修改:underground FROM 111.198.155.*
FROM 111.198.155.*
不行的片区都只有一个原因,没拿的出手的初中,或好初中是独苗。尤其是点招越来越限制的情况下。
--
FROM 110.251.52.*
因为一方面稍微好些的孩子都走了。其实现在很多教师子弟都在这片上学了,因为要么户籍要么房产入学,不是以前找个关系就能换到中关村去的
以学院路为例,实际能够交易的房子并不多,这就导致新新人口不够
另外一方面,据说老牌石油附之前内斗严重,不搞教学,再上一轮中学洗牌里被刷了
这片的教学质量,初中不清楚,小学中规中矩。可能现在小学的主要任务就不是抓学习,反正这片没哪个小学真正狠抓学习的。举个例子,有年被抽到了区统测要考核语文,学校的复习力度就明显上一个层次,重视了很多,根本不需要家长额外复习了。说明学校里老师也是有能力的,但平时不愿意花精力。完全看老师的责任心。
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普通孩子,除去掐尖走了的孩子,剩下的孩子当然撑不起来成绩了。其实不用说学院路,就是区重点,这几年没有掐尖的,成绩还不是一路下滑
【 在 redplusred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太,花园路,学院路,这三个地方大学云集,按理说生源也应该不差,为啥坑校这么多,是教师子弟都不在这片上学吗?这么多年就是没啥起色。
: 发自「今日水木 on 24031PN0DC」
--
FROM 219.14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