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西城2024高考数据
【 在 sophiel 的大作中提到: 】
: 实际上与各校公布的也对得上,除了头部的,其余的分段的确逐年下滑
除了688的数据能跟学校公布的核对一下,604的你去哪里对去?很多学校喜报压根就没有提604的这个分数段,再说了很多学校都没公布成绩
--
FROM 111.198.101.*
【 在 huhu758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猜测,学校没公布,可能各个区的总数据反而容易获取吧
数据有问题吧,前年西城156中和朝阳北工大附中,同样是中游学校,600分以上的比例,156中比北工大附中高一倍,不可能一年就降这么厉害
--
FROM 123.112.70.*
【 在 sophiel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太懂你的逻辑,这两个单独的学校之间的比拼,和整个区有啥必然关系,今年也许还是156比北工大附中好呀
跟学校喜报的数据对不上的,604以上才1204,意味着600以上西城全区才1200多个。但师大二附600以上80%,161是51%,铁二45%,十五中30%,这四个学校结合高考人数,600以上就得有五六百人,前面七中八中实验师大附应该更多,光这八个学校就不止1200人了。其他学校肯定还有不少
--
修改:l6030 FROM 123.112.70.*
FROM 123.112.70.*
【 在 sophiel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不了解,这种百分之几十不是针对全体学生来计算的。他们计算的基数很魔幻,有的指统招学生不含校额,有的去掉特长生,还有的挪成绩差的学籍到集团校。所以看看就好,不能那么算的。
: 不要信只公布百分比的,因为他们的计算基数你不知道。 而公布具体数目,才是没有猫腻的。15,14中官宣的上600分的分别是78和40人,铁二录取线卡在这两个学校之间,应该也就是五六十人上600,怎么可能计算出你说的45%?铁二中2021年公布的中考招生计划是280人
:
: ...................
十五中统招200人,校额到校114人,铁二中2021年中招计划,统招168人,校额到校112人,如果统招生源600分以上45%,那也是75人,十五中高中的加工能力不一定比得上铁二中啊,161中2021年统招218人,校额到校112人,统招生源600分以上54%,差不多118人,师大二附2021年中招计划,统招285人,校额到校155人,统招生源600分以上80%,那也是228人,关键师大二附630以上明确有150人了,600分以上228人也不夸张吧,以上四校统招生源600分以上加起来就有500人了,那还有那么多校额到校的人呢,尤其是是师大二附的校额到校,也是二线学校的头部生源了。再看北京四中,统招(统招+市统筹+道元培养计划)380人,校额到校+特长235人,八中统招283人,校额到校127人,实验统招360人,校额到校186人,师大附中统招247,校额到校158人,以上四校如果统招生源600分比例和师大二附相当(降低一点,70%吧),那就是889人,还不算700多个校额到校的生源,西城头部学校的校额到校,600分以上总有不少吧。那这八个学校光统招600以上的,就有1389(不算校额到校,不算其他学校)
然后我们再来看你的数字,西城604以上1204人,西城604以上在全市占比12%,551以上在全市占比更是低到10%,那你说的600分以上全市多700人,那西城就是700*12%=84人,也就也是1204+84=1288人。
看明白了吗,光我说的八所学校统招生源,600分以上的人数,就已经比你给的人数还要多了。为什么质疑你,是因为你给的数据明显不符合常理啊
--
FROM 111.203.168.*
【 在 sophiel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这么算的,我听到的是,考得好的,算到分子里(不管你之前什么身份)。分母最多是按统招除掉特长生算,而且包括四中,也有把高三成绩不好的用别的学校学籍报名高考的事。
: 你算的统招生分母没有除去特长生(统招名额是含特长生的),而特长生由于高中还要占精力给学校贡献自己的训练时间,能学习特长两手硬的是很少数人。而且分子里是含了校额里考得好的人,不是把校额那波再单独计算。
: 那种没有给出明确人数的,都是有猫腻的,根本就不能根据百分比来推算。而且你不能假设那个学校的培养能力逆天强。铁二你说不一定比十五弱,那他也有可能不一定比后面的十四强啊(十四公布的是明确40人)。一般估算就是按当年录取分数卡一下,你不能单独想象觉得一个录取线在两者之间的,就强于录取线高的,这在大多数时候也不符合逻辑
: ...................
我没有统计特长生,例如北京四中,我统计的分母是统招289人,道元培养计划60人,市级统筹30人,总计389人,另有特长生75人,校额到校158人。其实北京四中,八中,实验这几个学校,从生源来讲,不太可能比师大二附更差(我是按70%来算的),应该差不多平齐的,至于铁二,你说没有就没有吧,加上十四中的四十人,那九个学校统招的,600分以上的,也超过你给的数据了啊,校额到校也不算了,但其他35中,13中,中招比十五中还靠前,600分的人数,理论上不应该比十五中少啊,还有156,3中,159,排在十四之后的,比十四差点,又能差多少。你自己再算算吧
--
修改:l6030 FROM 124.64.19.*
FROM 111.203.168.*
【 在 sophiel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数据不对吧,你要查2021年中考数据。
: 就说四中,百度到2021年,特长生75人,道元60人,市统筹一30人,校额158人,统招217人。统招比你说的少70多个。
: 我这个数据加起来也和四中540的总招生人数对得上
: ...................
就按你说的,北京四中统招就按217+60=277,北师大实验236,北京八中223,师大附中190,加起来按80%计算,600分以上740人,加上35中,13中,每个就算75人(统招人数都比15中多),那也是890人,前面那5个学校500人,加起来也是1390了,其他学校都没有了?
北京四中+北京八中+北师大实验+师大附中,四个学校加起来600分以上才740个?海淀一个交大附,一个理工附,再加一个落寞的八一,都差不多这么多,我是海淀的,我都不信。
--
FROM 111.203.168.*
【 在 sophiel 的大作中提到: 】
: 海淀人多,学校也大啊,你不能不看基数。而且现在都说海淀的竞争烈度,学习强度大,加上人多,世面上早就在传中高分段海淀可能形成一家独大了
: 而且你算的我有些乱,前面那5个学校500人指哪五个学校?
: 另外,你肯定听说过,这些几强的普通班和重点班像是两个学校(我听八中的学生说起过),明明他们进入分数不同,入校后的资源倾斜也不同,不能笼统的觉得穿了啥校服的就一定牛。
: ...................
其实你简单对比下就知道了
海淀交大附中,2021年统招309人(包含特长生、集团直升和定向),校额到校168人,总计477人
西城四中,2021年统招382人(包含特长生、全市统筹、道远计划),校额到校158人,总计540人
西城八中,2021年统招283人(包含特长生、全市统筹、实验班),校额到校157人,总计440人
西城师大实验,2021年统招364人(包含特长生、全市统筹、实验班),校额到校186人,总计520人
西城师大附中,2021年统招246人(包含特长生、全市统筹、实验班),校额到校154人,总计400人
西城师大二附,2021年统招315人(包含特长生、全市统筹、实验班),校额到校185人,总计500人
交大附中2024年高考600分以上260人,交大附中2021年中考统招再海淀的录取排位是4000多,而西城这几个学校中考再西城的录取排位是1500多,学生质量总体西城应该更高,因为海淀头部的都被6XQ掐走了,这几个学校的学生规模也差不多。
师大二附630以上150人,那600分以上,按一分一段的比例,也应该有250人左右(实际统招315*0.8也差不多是250人),比交大附还少,前面的四所只会更多才对啊,那西城四中、八中、师大实验、师大附中、师大二附,600分以上加起来,应该就有1200多人
其他的161(统招218,其中特长10,600分以上112)、35中(80)、13中(80)、15中(78)、铁二中(40)、十四中(40)这些加起来,也得有三四百人,再后面156,往年600分以上基本30人左右,其他吊车尾的学校加起来应该也能有一两百人
总体1600-1700人,占比22-25%差不多
--
修改:l6030 FROM 111.203.168.*
FROM 111.203.168.*
【 在 sophiel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像并不是。。。因为2024东城也公布了600分具体人数,大约就是占比20%左右。东西城由于初升高时淘汰率低,相对保留的分母大。西城如果按7000算,20%是1400人,是合理区间的。因为这个表统计到604,放到600分,会再多100多人,1300来人。
: 你看的高考分区公布一分一段,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而且引入赋分制度后,形式也不一样,如果人口大区高分段人数多些,就会把别人的赋分往下压。最近几年,分化也在继续进行,有的区强度大,有的区落实双减,哎
最好是把海淀、东城、朝阳和其他几个区的数据都拿过来,对比着看一下
--
FROM 111.203.168.*
【 在 sophiel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不了解,这种百分之几十不是针对全体学生来计算的。他们计算的基数很魔幻,有的指统招学生不含校额,有的去掉特长生,还有的挪成绩差的学籍到集团校。所以看看就好,不能那么算的。
: 不要信只公布百分比的,因为他们的计算基数你不知道。 而公布具体数目,才是没有猫腻的。15,14中官宣的上600分的分别是78和40人,铁二录取线卡在这两个学校之间,应该也就是五六十人上600,怎么可能计算出你说的45%?铁二中2021年公布的中考招生计划是280人
:
: ...................
其实特长生这个东西,头部学校的名额特别多,但中游学校的占比就很小了,头部学校用这个来掐尖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
FROM 111.203.168.*
【 在 sophiel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个,全部都在估算。而且很多都呈乐观性放大,加起来放大的就多了。
: 比如吊车尾,中考录取线都在600分以下的学校,凭什么加起来还有一两百人? 另外头部如二附这种头部学校,他们650比600,630比600不能按市分段表那样比例算。因为他们的学生,统招的分数往头部集中,再加上一些特长,校额的,中间会有显著断层。
: 我给你举个具体例子,北京市650分,3176人,600分,10787人,大概650分是600分的29%。
: ...................
我没有推测啊,人家师大二附自己说600分以上占比80%,你说有校额到校的,我按统招来计算,你又非说里边有特长生,但实际头部学校的特长生都是用来掐尖的。你也没有西城的官方数据,你就假定这个微信公众号的数字是正确的,然后拼命的找补。
西城头部的5个学校,学生规模和交大附是差不多的,交大附都是6XQ掐尖挑剩下的,还能有260个600分以上的,西城头部的5个学校都是全西城掐尖,你说600分以上的比例还不如交大附?其实这5个学校,我统计有1200个600分以上,比例其实比交大附还低,怎么就乐观放大了?剩下的,像35中、13中,生源比15中好,我都做成和15中平齐的,铁二中人家自己说45%,你非说掺水,我给做成和14中平齐的,你还不满意?
的四中、八中、实验、师大附、师大二附,都是四五百人,规模更大的情况下,人数多一些不是很正常吗
--
修改:l6030 FROM 111.203.168.*
FROM 111.20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