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消彼长啊,扶弱的结果,会拉低牛校
兼顾效率和公平,太偏一个对中国也不切实际。比如北欧几个福利高的,社会活力其实不行了,好在人少,人均资源多。
现行情况下,高中不可能全搞大锅饭的,比如上海的顶尖4校,其实到校才13%,普通牛校达到45%,顶尖的如果大锅饭搞的过头,往大了说,也会伤害城市竞争力。
合肥就貌似就这么做,但结果到校之后再分重点班,名存实亡。
都是trade off,国家也只能动态调控
【 在 binggo123 (binggo123)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有指标到校还是扶弱,强校并没有本质影响,所以学区房继续火,只有强校也实行严格的指标到校,学区房问题就解决了,比如人大附中初中也最多只有50%能上高中,剩余50%进职高,家长们自然不会去强校扎堆了
--
修改:cokebear FROM 116.233.8.*
FROM 116.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