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个逻辑就有问题
1911后买了房,干嘛不迁户呢
在总体原则就提了,“我区根据学位供给情况和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积极稳妥推进以多校划片为主,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的入学方式,形成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就近入学机制。”
户籍是考虑在内的。
如果不迁户,有房无户,顺位靠后,很可能片区内上不了好小学。
那图啥呢?
除非22年之后买房,不迁户,按照目前的政策,不致于区内协调。
但,到时候政策肯定还会变。
总体原则就是确保学位充足,如果学位不足,给教委和学校一个灵活操作的合规空间。
作为家长,尽量不要成为这个空间里的一份子。否则出了事,不见得有人同情,最可怜的还是孩子
【 在 flyks 的大作中提到: 】
:
: 2211有多种理解的。
: 最极端的,非出生落户在海淀的,明年后全部全区协调。
: 中等的,明年后办理迁户的,全区协调。
: 缓和的有几种,1\. 针对无房迁户的入学 2.针对中途转学的
:
: 大家很多都提到的,1911后买房但是不迁户,仍然的学区内电脑派位。这与极端和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FROM 101.20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