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改,2006年是分水岭。
1998年,教育产业化,到了2006年,终于开出了果实。
2006年之前,北上这些一线城市也许还有给孩子补课的,地方城市没啥补课机构,小学比较轻松一点,没晚自习。
从初一到高三,就是地狱模式。早上7点到校,晚上8点半下晚自习。住校的回宿舍,不住校的回家,每月休一天,俗称月休。
重点和非重点,到了初三分快慢班。重点高中大约招生12个班,六个班是凭借成绩考上的,4个班是花钱上(比如考生差个1分到三分,3千。10分之内1万,超过10分,拿钱也不收),两个条子班。
1998年,教育产业化,房地产商品化,1999年高考扩招。
教育产业化,恶果之一就是资本开始进入,到了2006年,结出丰硕果实,一线城市补课机构遍地开花。3线,5线,18线跟进。有的学校初三,高三寒暑假补课,私立补课机构就去教育局告状,学校补课告停,家长只好花大钱去私立补课机构寒暑假补课。
一群高知精英开始鼓吹快乐教育,减负,攻击基础教育。家长群怎么说呢,就会跟风,被快乐教育带节奏,开始攻击公立学校,放学晚,功课重,要求减负。应广大家长的要求,2012年左右,减负,小学3点就放学,初中,高中停了晚自习,便宜了课外补课机构。
从2006年到2019年,课外补课机构赚的盆满钵满,一线城市补课机构老师每月1万起步轻轻松松,家长叫苦连天。
家长又开始抱怨,什么3点放学没人接孩子,公立学校上课不教等等。2020年,教委发文件,小学生可以3点半放学,可以4点半放学,可以5点放学。
资本进入教育,恶果就是掏空家长口袋。公立学校减负的恶果就是让私立补课机构赚的盆满钵满。1999年开始扩招,20年后,导致大学生遍地开花,良莠不齐,眼高手低,工作难找,毕业就失业,毕业就啃老,工厂没人去。每年毕业700万考生,211,985 招生不到40万,5%。好的企业招生,就看第一学历。中产的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进入这5%的行列,普遍焦虑。
于是,又开始教改,2020年到2030年,小升初可以随机派位,导致买了学区房的家长,有点心里没底。中考录取50%,也就是说,一半的孩子去高中,一半的孩子去职校。2019年之前,家长还可以砸钱去私立高中,现在这条路也给堵死了。
义务教育阶段,目前一塌糊涂,也是家长抱怨重灾区,骂老师,抱怨老师基本都是一瓶不满半瓶晃的小学生家长。初中生家长抱怨老师的不多,高中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没啥家长抱怨。
--
FROM 223.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