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前,学区房只有一种。
2015年以后,学区房分为两种:
一种是传统的牛小,一种是有直升初中的小学。
对于传统牛小,没什么说的,学区房主要是择邻而居,传统牛小本就是高素质片区的产物,(比如中关村一二三小、海淀实验等等,非常明显)。老居民素质本来就不错,新加入的居民也是奔着教育选择的牛小,因此整体学区质量没啥问题。
而选择直升学区的,结果就不一定了。
2015年起,北京陆续出现了一些直升好初中的小学,而其中大部分是原本教学质量很差,片区居民素质较低,招生都招不满的学校,如大春天片区,八里庄小学等等。教委的本意很明显,拉平牛小和渣小的差距。
但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换句话说,“希望通过一代高素质家长和孩子的牺牲,来带来渣小水平的提升”
实际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再加上拉垮的硬件软件等师资水平,渣小六年的校内教育几乎无法给孩子带来正向的提升。家长只能诉诸于课外。
据我所知,渣小五六年级就开始飙脏话、谈恋爱,牛小这种情况要少很多。
到了小升初,牛小一个班学习好的一部分孩子基本都能拿到一个或几个好初中的offer,其中相当比例是实验班(lxq实验班大概率可以直升本校高中,避开中考),而渣小要把命运交给概率,即使运气好,也只能进入相应中学的普通班。
先说这些吧。
【 在 garagefund (车库基金)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谢大家的反馈,启发多多,接着写~
:
: 学区房之所以有价值并价格起飞,就是三点:
: 一是当所有择校道路都被堵死后,“学区房择校”就成了唯一选择。
--
FROM 223.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