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你个人的看法,因为你根本就只关注自己的房价,不研究别的,还说不知道学习,文体强在哪里,分司厅多少年的金帆团了,和一有么?这不是文体更强么?
教委都把和一,安三,地坛定位为一档的学校,一起照顾给了171的几十名定额派位,你非得觉得自己高别人一档。怎么没把和一,和四九同一年给呢?还没明白么?
和平里往安交调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安交区域小,房子少,而三个学校历史上都是比较大的学校,以前靠收共建收满学位。安交房子你自己去看看,平房多半是换不了手的公房。只有少量私房和楼房,全换一遍手,学位也满不了,现在共建也少了,所以教委安排帮房子密度高,容易买爆的和平里收调剂,好资源总不能白白浪费掉。西师还收德胜所有的调剂呢,不照样是好学校。
东城历史上比较大的校,都是教学质量比较好的重点校,也是之前共建单位多的校。这是公认的。你不知道就好好虚心去了解。并不是你不知道,事实就不存在。分司厅被评过市重点,东城区重点,和和四,九一个档次。
另外,现在1911后的调剂不是你想的卖菜的摆摊的。
只是说买房子的节点晚于1911后,就随机调剂,四代啥也容易被调,绝大多数都是有北京户口的。买房买得早也不等于素质高学历高,人家后买的也有双博硕家庭,多读了几年书晚出来工作而已。很少有外地户口出现。外地户口要想在东城就读也得父母单位社保等一系列条件,基本也是父母高知。
卖菜的我也不知道去哪里读,但没见着
和一,地坛,安三从171给了几十个定额后确实香了很多,毕竟很多家长还是认为小学可以自己鸡,初中更重要,所以zb或者买房愿意选择,但要由此秒天秒地鄙视别的学校,简直是搞笑。
另外,提醒一句,这种定额,学校人越少越有优势,如果人多了反而稀释了资源,摇上概率小了,毕竟不是青年湖直升,是定额
【 在 victor2002 的大作中提到: 】
: 分司厅历史上也不算什么名校,10年前最多也就和一一个档次,不管从学习还是文体不知道强在哪。实际情况就是地坛、安三、分司厅前几年很多非京籍调剂去了。和一从很多年前就是往外调剂、然后也有ZB,生源也更齐整。
: 另外就是和一交通方便性上比其他几家学校以及二环里胡同里的学校更好点,对应的房价也会高点。
:
--
修改:airlulu FROM 223.104.41.*
FROM 223.1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