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真正的好小学、好中学有大量的资源可以培养孩子的各种爱好,摄影、绘画、文学、电影、甚至商学、烹饪…..更不用说各种艺术团体
这些可以给孩子带来充足且有意义的课余生活,渣校却没有这些资源,孩子们之间只能讨论游戏明星。
好的学校不仅可以给孩子带来国家级的各种教练资源,也可以带来各种国家级科学资源,对孩子早期的引导非常有用。
其实林林总总的这些都是好学校和差学校的区别,包括家庭的差异、孩子的差异、师资的差异等等。最终带来的结果就是,截然不同的成长环境和成长空间。最终带来截然不同的人生。
实际上,所有的牛中牛小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重视教育的家庭聚集之后就逐步产生了好的学校。
比如大学子弟造就了各个附小附中,航天子弟造就了海淀实验小学,中科院子弟造就了中关村123,建设部子弟造就了二里沟,财政部、发改委子弟造就了三三中古。
所谓学区房,就是为了加入这个家长群体,享受各种福利,并通过努力把这种福利传递下去。
【 在 piggybankk (piggybankk)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我觉得你的思路倒是真可以放开一点。小孩也要有自己的娱乐啊,游戏明星恋爱也没啥不好的。我们小学时候不看流星花园还珠格格吗?那可是一点都不比现在弱。到处买贴画搞来搞去的。那时候吃干脆面玩卡,还要买那种圆形的大家可以赢来赢去的卡,跟现在的游戏比,有啥可高尚的么?
:
: 我是觉得咱们没必要压抑孩子本身的天性,让他们从小时候就只会做一个懂事的乖孩子。真的25岁进入社会了,懂事乖孩子真的是有优势吗?
:
--
FROM 223.1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