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社区手机版
首页
|版面-科学(Science)|
新版wap站已上线
返回
1/1
|
转到
主题:史瓦西黑洞形成瞬间的数学表达式
楼主
|
runfast
|
2021-06-28 20:58:39
|
展开
似乎和宇宙大爆炸的数学表达式是一样的?
时空互换,就是时间的起点?
--
FROM 120.244.156.*
2楼
|
runfast
|
2021-06-29 07:26:45
|
展开
黑洞表面指向奇点的空间矢量,转化为时间矢量的时候,黑洞表面不就成了这个(时间)矢量的起点了么?而这个矢量的终点,那个奇点,则成为黑洞时间的终点。
黑洞的存续时间,则翻转为黑洞内部的空间。质量越大的黑洞,越不易蒸发殆尽,则黑洞内部的空间(时间翻转成的空间)则越广阔。
【 在 mymyfirst 的大作中提到: 】
: 时空互换为啥是时间的起点
: 你如果没有想明白,就别信口开河行不?
--
FROM 120.244.156.*
4楼
|
runfast
|
2021-06-29 11:52:59
|
展开
黑洞无毛,黑洞表面是没有任何信息的。黑洞本身除了质量、电荷、角动量以外,不含有任何信息——或者说除了这些信息外,其他信息都无法从黑洞视界内传递出来。
信息应该是集中在黑洞表面之上,距离黑洞无限小的距离内的。
【 在 jiyiji1984 (小鸡啄米)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不太明白,似乎黑洞表面(史瓦西半径)是二维信息,内部则是这个二维信息的投影,所以有科学家认为我们的宇宙和黑洞是类似的,整个宇宙可能也是一个黑洞,宇宙是其外围史瓦西半径上信息的投影。
: 目前前沿物理学已经无法用实验验证了。
--
FROM 1.202.112.*
10楼
|
runfast
|
2021-06-30 12:37:27
|
展开
哪个量出现奇性,说明哪个量需要量子化。
就像“紫外灾难”一样,把它量子化了,奇性就消失了。
【 在 mymyfirst 的大作中提到: 】
: 穿越视界的观者不觉得时间无限长,他的世界线是有限长,这并没有解答这个疑难问题。
: 穿越视界观者的时间在视界上停止了,所以,远方观者觉得时间无限长,视界上的观者觉得时间是0
: 这个事本身没什么稀奇
: ...................
--
修改:runfast FROM 223.104.38.*
FROM 223.104.38.*
12楼
|
runfast
|
2021-06-30 13:05:52
|
展开
我不是科班出身。
只是最近嗑药磕的好像脑瓜子灵活了些,才拿起来这些玩意儿啃。
需要啃的东西太多了,不知道时间够用不够用。这些东西啃完之前,肯定是没法给出具体思路的。
现在只是有些模模糊糊的概念性思路:
1.微积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数学,它实际上是把数学世界“量子化”之后的结果。
2.现实世界和数学世界相比,差的很可能就是一个“量子化”。
3.将微积分的思路引入经典物理,然后将光量子化,即解决了“紫外灾难”。将这个过程在施瓦西模型上重复,即可将奇性完全抛开,从完成引力的量子化。
4.这一套玩意大概率和“超弦论”类似,极其难以进行实验验证。要验证超弦论,按杨振宁的说法,得建造环绕整个银河系那么大的粒子加速环。而要验证量子引力,恐怕要进入黑洞进行实验才行,比验证超弦论还要不靠谱。
【 在 mymyfirst (mymyfirst)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量子化?
: 时间空间翻转是关键
: 这个东西能量子化?
: ...................
--
FROM 1.202.112.*
15楼
|
runfast
|
2021-06-30 14:17:31
|
展开
米氮平,抗抑郁药物治疗时,辅助睡眠的。
不知道为啥,晚上吃完上午脑子特别好使,下午这个时候药劲儿过去就不行了。
【 在 tgfbeta 的大作中提到: 】
: 抗抑郁药?
--
FROM 223.104.38.*
18楼
|
runfast
|
2021-07-01 12:19:06
|
展开
这个思路确实很有意思。
画了个简图。
把施瓦西黑洞和宇宙大爆炸的数学模型掐一块儿,应该可以解释宇宙大爆炸早期的超光速“暴涨”成因。
【 在 mymyfirst (mymyfirst) 的大作中提到: 】
: 恐怕不是仅此而已那么简单,也不是换个坐标系而已的事情吧。
: 搞物理要探究其中的物理意义,而不是满足于换个坐标系计算。
: 黑洞内部究竟发生了什么?
: ...................
--
FROM 1.202.112.*
1/1
|
转到
选择讨论区
首页
|
分区
|
热推
BYR-Team
©
2010.
KBS Dev-Team
©
2011
登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