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还有这档子事儿啊
IMU算盘奖
原名奈凡林纳奖,以芬兰数学家Rolf Nevanlinna命名,奖励在信息科学的数学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Nevanlinna曾与纳粹势力合作,故此国际数学联盟决定从2022年开始将奈凡林纳奖更名为IMU算盘奖。
记得这哥们儿曾救过weil一命
--
FROM 117.35.157.40
算盘奖,赞一记
【 在 top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IMU算盘奖
: 原名奈凡林纳奖,以芬兰数学家Rolf Nevanlinna命名,奖励在信息科学的数学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Nevanlinna曾与纳粹势力合作,故此国际数学联盟决定从2022年开始将奈凡林纳奖更名为IMU算盘奖。
: 记得这哥们儿曾救过weil一命
: ...................
--
FROM 42.245.197.*
请教,怎么救的?
【 在 top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IMU算盘奖
: 原名奈凡林纳奖,以芬兰数学家Rolf Nevanlinna命名,奖励在信息科学的数学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Nevanlinna曾与纳粹势力合作,故此国际数学联盟决定从2022年开始将奈凡林纳奖更名为IMU算盘奖。
: 记得这哥们儿曾救过weil一命
--
FROM 114.246.193.*
Weil不想参军逃了兵役跑到芬兰去
又被芬兰当间谍抓起来
亏得奈望林纳托关系救出来,免于吃枪子
【 在 huazhzhai 的大作中提到: 】
: 请教,怎么救的?
--
FROM 114.253.38.*
受教,谢谢!
【 在 Crac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Weil不想参军逃了兵役跑到芬兰去
: 又被芬兰当间谍抓起来
: 亏得奈望林纳托关系救出来,免于吃枪子
: ...................
--
FROM 114.246.193.*
1939年,法国开始扩军备战,André Weil作为一个预备役军官,也在应征范围。André认为他没有义务去参军,因为按照"Bhagavad Gita"的精神,义务是个人的事。 而他的义务是研究数学,不是打仗。他决定趁战争尚未爆发就逃到一个中立的国家去。1939年夏天,Weil 携妻子出国,先后去了英国、挪威、丹麦、瑞典、芬兰。在芬兰时,他的妻子因故先回国了,只留下Weil一个人呆在这里。
那时苏联对芬兰提出了领土要求,两国关系非常紧张,芬兰数学家L.V. Ahlfors参加了对苏联飞机的监视行动。(Ahlfors是Lindelof和Nevanlinna的学生,1936年获首届Fields奖。)Weil跑到Ahlfors值勤的小岛上,两人整日里谈论数学。当时芬兰的信件检查很严格,Weil给亲友的信件都署Ahlfors的名。
其实Weil刚进芬兰就被安全部门盯上了。苏芬战争一爆发,警察便闯进Weil的住所, 大肆搜查。他们搜出了一大堆充满奇形怪状的数学公式的手稿,还有几卷速记体的文本,——Weil解释说这是Balzac的小说,但对方显然不信。更糟糕的是,他们发现了一封Pontrjagin以俄文写给Weil的信,上面提到了Weil想去列宁格勒的计划。最令Weil不能容忍的是,他们还抄走了一叠明信片,而那是属于Poldavia皇家学院院士Nicolas Bourbaki先生的,他们甚至还拿走了Bourbaki先生的女儿Betti Bourbaki的婚礼请柬!
Weil被当作俄国间谍抓了起来。他会被处死,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
Weil幸运地活了下来,二十年后,他才从Nevanlinna那里得知事情的原委。原来那天Nevanlinna去参加国宴,遇上了赫尔辛基市的警察局长,对方说: “明天我们将要处决一名俄国间谍,那家伙声称认识您。我们当然不会为这种小事来麻烦您,不过现在既然碰见您,就跟您说一声。”
Nevanlinna问:“那个人叫什么名字?”
“André Weil.”
可以想象Nevanlinna当时是多么的ft,他试探着问:“我认识他。难道非得处死他吗?”
“哦,那您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办?”
“你们就不能仅仅把他驱逐出境?”
“嗯,这倒是个好主意。”
于是Weil被驱逐到瑞典,途经英国,一直押送回法国。刚回到法国他就被捕,关进了Le Havre的一个监狱,然后转到了Rouen的军事监狱,等候审判,罪名是逃避兵役。
【 在 huazhzhai 的大作中提到: 】
: 请教,怎么救的?
:
--
修改:topboy FROM 117.35.157.40
FROM 117.35.157.40
非常感谢!
【 在 top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1939年,法国开始扩军备战,André Weil作为一个预备役军官,也在应征范围。André认为他没有义务去参军,因为按照"Bhagavad Gita"的精神,义务是个人的事。 而他的义务是研究数学,不是打仗。他决定趁战争尚未爆发就逃到一个中立的国家去。1939年夏天,Weil 携妻子出国,先后去了英国、挪威、丹麦、瑞典、芬兰。在芬兰时,他的妻子因故先回国了,只留下Weil一个人呆在这里。
: 那时苏联对芬兰提出了领土要求,两国关系非常紧张,芬兰数学家L.V. Ahlfors参加了对苏联飞机的监视行动。(Ahlfors是Lindelof和Nevanlinna的学生,1936年获首届Fields奖。)Weil跑到Ahlfors值勤的小岛上,两人整日里谈论数学。当时芬兰的信件检查很严格,Weil给亲友的信件都署Ahlfors的名。
: 其实Weil刚进芬兰就被安全部门盯上了。苏芬战争一爆发,警察便闯进Weil的住所, 大肆搜查。他们搜出了一大堆充满奇形怪状的数学公式的手稿,还有几卷速记体的文本,——Weil解释说这是Balzac的小说,但对方显然不信。更糟糕的是,他们发现了一封Pontrjagin以俄文写给Weil的信,上面提到了Weil想去列宁格勒的计划。最令Weil不能容忍的是,他们还抄走了一叠明信片,而那是属于Poldavia皇家学院院士Nicolas Bourbaki先生的,他们甚至还拿走了Bourbaki先生的女儿Betti Bourbaki的婚礼请柬!
: ...................
--
FROM 114.246.193.*
Weil可能不是一个很厚道易相处的人,心高气傲,目无余子。当然他也有他傲的本钱。
志村五郎的回忆录里提到
在十几岁的时候,我得到了一本翻印版的书-当时称作上海版,是 Rolf Nevanlinna的 Eindeutige Analytische Funktionen(单值解析函数),我愉快地阅读书的前1/3,但放弃了其余的部分,读这本书还是给我留下了一个好的记忆.当我1978年在赫尔辛基大会的一间报告厅认识 Nevanlinna 时,我一边自我介绍,一边和他握手,这时一种在我年轻时绝不会出现的念头油然而生:他已经83岁了. 那次会上, Weil 做了一个报告,题为“ History of mathematics : Why and how ”(数学的历史:根由与方法).
那次大会后,我在巴黎待了一个礼拜.有一天,我和 Weil 在他公寓附近的咖啡馆喝咖啡,我告诉他我在赫尔辛基的愉快经历,可是,他对我讲的故事毫无兴趣.他一脸怪相地说, Nevanlinna 并不是一位值得我如此尊敬的好数学家,等等. 我当时听得目瞪口呆;我从未盲目崇拜过 Nevanlinna ,我在接触 Weil 的著作前就知道他的名字,纯粹是因为我偶然得到了那本书. 这一点他应该是清楚的. 不管怎么说,是 Nevanlinna 从芬兰警察的手中救了他一命,这是几年前他告诉我的,在他的自传里也有记载﹣自传中还有一段讲述 Weil 夫妇1939年在 Nevanlinna 的别墅度过的愉快时光.
另一段有趣的八卦
他的不耐烦是出了名的,而且他经常朝别人大喊大叫.我记得他朝我吼过两次、我从未向他大吼过,但只有一次是例外:那一次我严肃而郑重地和他说了我的心里话,那是在1970年左右、那时我发展了一套理论,而有人以自己的方式重构了这一理论. Weil 随后对我说: “我很喜欢他的重构,其实比起你做的我更喜欢他的.”这自然彻底惹火了我;况且我并不认为那人的大部分重构内容有什么值得讨论的. 因此我对他说:“我没有从他的论述中看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他和你都可以心安理得地重构或转注别人的研究.但我不是这种人:我只会尝试发现新内容并将它们发展为新理论.”他沉默了几分钟,随后我们的谈话转移到了其他话题.
整本自传看下来,志村五郎自己也是眼界颇高罕有称许(自传里有一大段对哈里什钱德拉挺不客气的,这位一般认为是仅次于拉马努金的印度数学家,并非泛泛之辈),但他一般并不说出来。
【 在 top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1939年,法国开始扩军备战,André Weil作为一个预备役军官,也在应征范围。André认为他没有义务去参军,因为按照"Bhagavad Gita"的精神,义务是个人的事。 而他的义务是研究数学,不是打仗。他决定趁战争尚未爆发就逃到一个中立的国家去。1939年夏天,Weil 携妻子出国,先后去了英国、挪威、丹麦、瑞典、芬兰。在芬兰时,他的妻子因故先回国了,只留下Weil一个人呆在这里。
: 那时苏联对芬兰提出了领土要求,两国关系非常紧张,芬兰数学家L.V. Ahlfors参加了对苏联飞机的监视行动。(Ahlfors是Lindelof和Nevanlinna的学生,1936年获首届Fields奖。)Weil跑到Ahlfors值勤的小岛上,两人整日里谈论数学。当时芬兰的信件检查很严格,Weil给亲友的信件都署Ahlfors的名。
: 其实Weil刚进芬兰就被安全部门盯上了。苏芬战争一爆发,警察便闯进Weil的住所, 大肆搜查。他们搜出了一大堆充满奇形怪状的数学公式的手稿,还有几卷速记体的文本,——Weil解释说这是Balzac的小说,但对方显然不信。更糟糕的是,他们发现了一封Pontrjagin以俄文写给Weil的信,上面提到了Weil想去列宁格勒的计划。最令Weil不能容忍的是,他们还抄走了一叠明信片,而那是属于Poldavia皇家学院院士Nicolas Bourbaki先生的,他们甚至还拿走了Bourbaki先生的女儿Betti Bourbaki的婚礼请柬!
: ...................
--
修改:topboy FROM 117.35.157.40
FROM 117.35.157.40
Shimura和Weil两人倒是挺合得来
【 在 top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Weil可能不是一个很厚道易相处的人,心高气傲,目无余子。当然他也有他傲的本钱。
: 志村五郎的回忆录里提到
: 在十几岁的时候,我得到了一本翻印版的书-当时称作上海版,是 Rolf Nevanlinna的 Eindeutige Analytische Funktionen(单值解析函数),我愉快地阅读书的前1/3,但放弃了其余的部分,读这本书还是给我留下了一个好的记忆.当我1978年在赫尔辛基大会的一间报告厅认识 Nevanlin
: ...................
--
FROM 114.253.38.*
中国人吃亏就吃亏在不懂造神。一帮人口沫横飞传颂洋人的轶事,却不知二十世纪前五的代数几何学家就有中国人周炜良。
Then came the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n" school of Chow, Weil and Zariski, which gave firm algebraic foundations to the Italian intuition. Most recently, Serre and Grothendieck initiated the French school, which has rewritten the foundations of algebraic geometry in terms of schemes and cohomology,
引自著名的GTM54的序言
不知道GTM是啥的,就不要来裹乱了。
【 在 Crac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Weil不想参军逃了兵役跑到芬兰去
: 又被芬兰当间谍抓起来
: 亏得奈望林纳托关系救出来,免于吃枪子
: ...................
--
FROM 146.19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