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细思恐极的双缝干涉
双缝后面是屏幕。
用波动来解释,就是光波到达后发生相涨干涉就变强,发生相消干涉就变弱。
但是用粒子来解释,光子就没有到那些暗的区域。光子在双缝那里怎么知道不应该过去的呢?是靠着双缝附近的信息就知道了?还是通过超距通讯知道了应该去那里?
超距通讯可以解释这些现象。就是说爱因斯坦提出的两个论点:实在性和局域性至少有一个错的,不一定两个都错了,那可能是可以超通信的。超距通信可以让光子和引力子这些作用子知道该去哪里,超距通信可以是不需要时间的。但是光子和引力子本身的运行是有有限的速度的。那么似乎可以保留实在性,就是微观粒子的状态是确定的。但是我不喜欢确定性,这样世界就是决定的了。
--
FROM 72.199.121.*
哪有什么形状。就是一个概率分布的波在运行,直到需要决定激发电子之前,就以概率波的形式存在。如果被一个缝挡住了,那么概率波就少了一部分,然后剩下的那一部分到达屏幕就是衍射图案。如果两个缝都可以通过概率波,那么在屏幕上,再决定哪个电子跃迁。这样就看到了干涉条纹。
普朗克的理论,就是光的概率波的发射是一份一份的。光电效应就是光的概率波导致电子跃迁是一份一份的。
这就好比,大家都去买彩票,最后一个人中奖了。那个人就是跃迁的电子。所有的彩票的分布就是光的概率波。
【 在 liuxueshe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知道光子啥形状的么?
: 如果是球型的,直径多少?
:
--
修改:bihai FROM 72.199.121.*
FROM 72.199.121.*
你这就是隐变量理论。目前的实验基本推翻隐变量理论,因为实验结果违反了贝尔不等式。
【 在 yilongzhen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也没多神奇,就是目前对电子在类夸克海空间运动出现机制还不了解而已,概率波描述就是盲盒外边概率统计。哪天盲盒里面很清楚了,自然就能很确定电子在哪出现了。
: 类比盲人摸象,假设大象粗略分成6部分,盲人一次只摸一部分,多次统计之后,大象统计下来的每一种样子出现几率就是6分之一。哪天盲人眼睛好了,能以上帝视角看到大象全貌了,也能看到伸出的手将会触摸到大象的哪部分了,那就是确定的事了.....。
--
FROM 72.199.121.*
我是20多年前就知道贝尔不等式被推翻了,但是就是不信。最近才准备开始信了。现在还是很糊涂。准备冬季过年的时候搞清楚贝尔不等式到底怎么来的。
去年过年学习了宇宙膨胀的理论。今年学习量子纠缠。不容易啊不容易。
【 在 mindcontrol 的大作中提到: 】
: 贝尔不等式设计为什么要用三个方向?
--
FROM 72.199.121.*
在一个光子的概率波传播的时候,会有同时有多个电子跃迁的情况吗?在同一个世界内。既然是概率,我觉得应该可以啊。
如果是概率波坍塌,有可能是区块链那种情况,暂时形成多个世界,但是最终大部分多世界消失,最后剩下少数几个继续竞争。
【 在 itdc 的大作中提到: 】
: 概率波并没有坍缩,概率波在希尔伯特空间里确定性演化。由概率波必然推导出平行宇宙,平行宇宙给其中的观察者以随机假象。
:
--
FROM 72.199.121.*
微观世界有随机性(真的随机性)是很正常的事情。并不违反宏观世界的有规律。
【 在 yilongzhe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世间万物,一定有其运作原理和规律,这是必然的,
: 如果觉得不合理,那就是有未知的理论规律,你所谓的基本推翻隐变量,或者说实验排除相空间可能性,那也是在现有认知框架下的。可如果排除所有可能还是有问题,那就需要新的认知突破。也是客观存在的,总有一天会被认知。典型的众所周知的一百多年前两朵乌云,在经典牛顿力学下你怎么修补,都有问题,实验排除所有可能都不行。只有相对论认知出现,很多问题自然解决。相对论在那时候就可以认为超出框架的隐变量。客观存在一定有其规律,这是不会错的,无论如何都想不通,那就需要完全新的想法.....。
--
FROM 72.19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