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海虾为什么进化得那么鲜?你在单位里为什么要利他?
不是海虾把自己进化得那么鲜,实际上它一直朝着不鲜的方向进化。
而是靠海为生的人把自己进化成了吃海虾觉得那么鲜,觉得不鲜的,就被淘汰了。
内陆吃鸡鸭牛羊肉长大的人,没有觉得鲜的,只会觉得腥。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把自己进化成有毒,不是更有利于生存吗,为什么要利他?进化成那么鲜,有什么好处?
--
FROM 125.112.26.*
草、虾这些的进化路线不太一样吧,它们是以量大来战胜别人的。
草的基因在变异过程中,有一些可能会让当时的羊觉得不好吃,但这并不一定就能增加它的繁殖率。因为羊吃草的同时,也会传播草籽,可能反而导致羊喜欢吃的那类草,繁殖得更多更广。
虾也类似,它的进化路线,主要靠增加繁殖率,这个变异能显著提高它基因的传递概率。而变异出让人类觉得不太好吃的特性,相比起来,起到增加后代的作用可能小得多。
这些处于食物链底端的生物,大抵都是往繁殖率越来越高的方向进化,对于被吃“不太在乎”。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草为什么要配合羊?被吃对草有什么好处?为了求生存,草应该进化出毒素,不让羊吃才对。这是个现实中的深刻悖论,被你形而上的理解了。
:
--
FROM 122.242.101.*
"这些处于食物链底端的生物,大抵都是往繁殖率越来越高的方向进化,对于被吃“不太在乎”。"
主要是这条。
进化的基因特性也有排他性,某个特性变异后增加后代的概率要大于其它特性的时候,进化的方向就会逐渐锁定到这一条,类似于收敛到某个极小值了。此时再突变一个点位,这个特性减小的dx比其他特性增加的dy要大,那就不会往y方向发展。
除非环境发生大的改变,影响了极小值在xy方向的导数。被其他生物捕食,也算一个环境因素,只不过对于以量取胜的底层生物来说,这个因素并非主要因素。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对于非正常死亡敏感的物种,就会逐渐灭绝。所以我们在问草和虾为什么不在乎被吃的时候,也要想到有很多动物被我们吃灭绝了呢。草和虾无非就是在更高一层次的进化博弈中胜出的物种罢了。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草籽可以风播,比羊传递得更广。第一条所以不成立。
: 虾提高繁殖率没有问题,但让自己对人类好吃,对提高繁殖率是负面的,和第一条更完全没有类比关系。第二条所以也不成立。
: 肯定有一条合理的逻辑,还得继续找。
: ...................
--
FROM 122.242.101.*
本来也没那么绝对,只是针对大部分人而言。再加上人口迁徙,部分内陆人觉得海鲜很鲜也正常。
【 在 mageofu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那么绝对。我内陆人就觉得海鲜鲜。
: 海鲜里应该是有什么物质让人觉得鲜。就像海带,味精最初就是从海带里提取出来的
--
FROM 36.2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