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科学》杂志报道了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程功教授团队领衔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在云南边境地区发现了一种来源于植物汁液和花蜜的环境共生菌——Rosenbergiella_YN46,并通过环境干预有效阻断了蚊虫携带、传播病毒,为重要蚊媒传染病防控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研究显示,在常见的白纹伊蚊及埃及伊蚊的肠道中定植Rosenbergiella_YN46菌,可显著抑制蚊虫通过叮咬吸血感染登革病毒及寨卡病毒。Rosenbergiella_YN46菌是一种能决定蚊虫对病毒易感性的关键肠道共生菌,通过分泌一种葡萄糖脱氢酶将吸血蚊虫肠道环境快速酸化,导致蚊虫肠道微环境重塑,大幅降低蚊虫对病毒易感性。
为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程功团队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设计了一个现场干预实验。研究发现,通过向蚊虫孳生水体中加入Rosenbergiella_YN46菌进行环境干预,孵化出的疫区蚊虫感染登革病毒的比例大幅下降。
“相较于传统蚊媒病毒防控手段,研制Rosenbergiella_YN46菌成本低、效率高、安全系数高。”程功介绍,他们已经在一个村落进行大规模现场干预实验,成功后将扩大实验范围,一步步实现共生菌环境干预策略的落地。
--
FROM 183.22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