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5年内看到“核聚变点亮的第一盏灯”
靠谱吗?
4月25日,由中科创星发起,东壁科技数据、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联合主办的“好望角科学沙龙”在上海举行,本期沙龙以“核能双擎:裂变与聚变的协同创新”为主题。
活动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大科学工程“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总指挥李建刚表示:“人类的最终能源结构是一小部分的可再生能源,再加上大部分的聚变能。”
在李建刚看来,核聚变发电有燃料无限、零碳排放、固有安全性三大优势。聚变反应燃料的氘取自于海水,反应产物仅为氦气和中子,并且没有堆芯熔毁风险,可以随时终止反应。因此,聚变发电能够很好地实现能源调峰,并保障能源安全。
目前,合肥正在建设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BEST装置将在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基础上,首次演示聚变能发电,引领燃烧等离子物理研究。李建刚在活动中表示:“我们预计将在2027年建成BEST装置,大家最迟会在2030年看到‘核聚变点亮的第一盏灯’。”
--
FROM 103.3.121.*
点亮和常亮是两个概念
不过这下不提50年提5年了
也算进步了
【 在 jingjm (朝花夕拾) 的大作中提到: 】
: 靠谱吗?
:
: 4月25日,由中科创星发起,东壁科技数据、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联合主办的“好望角科学沙龙”在上海举行,本期沙龙以“核能双擎:裂变与聚变的协同创新”为主题。
:
--
FROM 175.163.236.*
也许能点亮
但是那些描述显得过于乐观
就算聚变本身能停下来
那些辅机能轻易停下来吗
【 在 jingjm 的大作中提到: 】
: 靠谱吗?
: 4月25日,由中科创星发起,东壁科技数据、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联合主办的“好望角科学沙龙”在上海举行,本期沙龙以“核能双擎:裂变与聚变的协同创新”为主题。
: 活动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大科学工程“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总指挥李建刚表示:“人类的最终能源结构是一小部分的可再生能源,再加上大部分的聚变能。”
: ...................
--
FROM 36.112.114.2
大体上是靠谱儿的。BEST的目标是2027年实现点火,2030年实现小功率的发电。不过这些离商业化还很远。只不过不是以前的永远50年了。
【 在 jingjm 的大作中提到: 】
: 靠谱吗?
: 4月25日,由中科创星发起,东壁科技数据、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联合主办的“好望角科学沙龙”在上海举行,本期沙龙以“核能双擎:裂变与聚变的协同创新”为主题。
: 活动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大科学工程“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总指挥李建刚表示:“人类的最终能源结构是一小部分的可再生能源,再加上大部分的聚变能。”
: ...................
--
FROM 114.241.10.*
我希望,我有生之年能看到
核聚变发电,人类登录火星,银河系超新星,中国火山爆发。
地外生物。
外星人太渺茫,就不期望能发现了。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体上是靠谱儿的。BEST的目标是2027年实现点火,2030年实现小功率的发电。不过这些离商业化还很远。只不过不是以前的永远50年了。
:
--
FROM 180.139.227.*
目前的情况来看,第一个的可能性比较大;第二个也还行,但其实月球基地更实在些;第三个的话,目前的天文观测和科学理论无法给出结论;至于第四个,“中国火山爆发”是个什么梗?
另外在咱的有生之年,还比较可能看到的是,人形的养老和家政机器人的普及,以及工厂化农业的普及……
【 在 SunyataX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希望,我有生之年能看到
: 核聚变发电,人类登录火星,银河系超新星,中国火山爆发。
: 地外生物。
: ...................
--
FROM 223.104.39.*
因为中国境内火山爆发,最近一次是1951年,不知道我能不能等到下一次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目前的情况来看,第一个的可能性比较大;第二个也还行,但其实月球基地更实在些;第三个的话,目前的天文观测和科学理论无法给出结论;至于第四个,“中国火山爆发”是个什么梗?
: 另外在咱的有生之年,还比较可能看到的是,人形的养老和家政机器人的普及,以及工厂化农业的普及……
:
--
FROM 202.19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