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黑洞碰撞过程中,质量是怎么损失的?
当两个黑洞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他们各自周围的时空几何自然会发生剧烈的变化,这也包括视界的几何结构和位置等等。
不要把黑洞想象成为一个“以视界为表面的钢球”。黑洞单独存在的时候,其视界只是一个标志着时空几何有了比较本质的变化的界限而已。因而,当附近有其他的大引力源的情况下,包括视界在内的时空几何会有所改变自然也不足为奇。。。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质量都在视界内部,怎么转化成能量的?
--
FROM 114.241.13.*
现在一般的叫法而言,都是将某一层视界以内的部分称为黑洞。在这个意义下黑洞肯定是有体积的。
至于黑洞内部(尤其是奇点附近)的几何结构,那肯定是没有观测事实的。
【 在 iamqk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有理论和实验/观测之类的
: 有没有办法证实黑洞到底是有体积的
: 还是无限小奇点 近似没有任何体积的?
: ...................
--
FROM 114.241.13.*
引力波是被发射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很难说有什么“冲破”这种概念,你还是把黑洞想象成个铁球了……
通俗理解的话,你可以想象黑洞在合并的过程中,其视界有很严重的变形。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几何结构变化了,两个视界融合了,然后呢,视界内部的质量部分转化成能量了,那能量是怎么冲破视界释放出来的?
:
--
修改:molar FROM 114.241.13.*
FROM 114.241.13.*
理论上的话质量肯定是集中于奇点处的。当然,理论上,一方面,黑洞内部奇点之外的时空结构是比较复杂的,比较丰富的物理现象;另一方面根据“黑洞无毛”猜想,它又不一定是多样化的,其结构可能主要就是克尔纽曼类型的。。。
【 在 iamqk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按照目前的相对论来说
: 视界内部的质量分布是如何的
: 比如根据这个黑洞的质量大小以及年龄等信息进行推断
: ...................
--
FROM 114.241.13.*
“泡泡”是不对的。视界没有实体……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引力在广相中被视为空间变形引起的,所以黑洞合并引发引力波变化很好理解。但是,合并丢质量的机制难以理解,因为没有机制可解释。
: 我把黑洞视界理解成刚性和韧性都极强的泡泡。
:
--
FROM 223.104.42.*
并不近似。。。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最近似的比拟,否则根本没有类似物
:
--
FROM 114.241.13.*
“泡泡”如果是指水泡或者是肥皂泡的话,那么它们要不然是水和空气的界面,要不然本身就是一层肥皂液膜。但是“视界”不是这个情况。
你一定要个比喻的话,黑洞是类似于“上半身”这样的概念,而视界则相当于“腰”。就像黑洞内外的时空都是时空的一部分一样,上下半身也都是身体的一部分。同样,就像腰是身体的一部分一样,视界本身也是时空的一部分。
这个话题再拓展一下的话,如果对这类问题这么感兴趣的话,不妨系统性的学习一下广义相对论,已经讨论到这么深入的问题了,只靠这种“定性的思考”就不容易搞明白了。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本质,都有边缘以及形状可塑。现实生活中,我们找不到黑洞的完全类似物。
:
--
修改:molar FROM 114.241.13.*
FROM 114.241.13.*
首先,暂且不论科普的力度大与不大,本身可能就不能指望所有的科学知识都可以用自然语言描述出来。不然就不需要有数学语言的存在了。对于那些比较基础的问题,今天各种科普相对已经比较丰富了。但是像你讨论这么深入和细节的地方,那就未必了。
其次,关于“哲思”。勇于和惯于思考,这肯定是应该予以正面评价的。但是我们实事求是的讲,将已经高度数学化了的物理或数学命题用自然语言讲述出来,然后再基于此进行的哲思,这样的工作方式,是否可能产生什么有意义的结论?这我是存疑的。在我的认知中,如果真的想基于物理或者数学命题进行哲学思考,那么学习数学是难以避免的……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专业搞这玩意的,想弄懂这个有多难。这都怪你们这些搞科学的大知识分子,科普力度不到位!害我们行外人士理解困难,想借鉴点哲思都没得。。
:
--
修改:molar FROM 114.241.13.*
FROM 114.2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