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不光是资料研究丰富与否的问题,科普者很容易在一些基本思路上发生错误。
比如说,他们看到有一些迷信的现象,例如水知道(相信水有记忆)、就很义愤填膺地要做实验,来证明水啥都不知道。其实能相信水知道的这些人,他们迷信也不会是因为缺乏科学知识。真要分析得从心理学等角度入手。
甚至这些科普者就着批评迷信就顺带批评起宗教来了,不论无神论和有神论哪个正确,这显然不是一个很简单明了有公认的准确答案和严密论证过程的问题。
科普者在这里犯的错误不仅是没有做过足够的资料研究,而是没有意识到他们自己根本缺乏相关领域的基本训练,压根没有理解消化这些资料的能力。也就是说,他们在这些问题上进行科普,和我(不是数学和物理专业的也没自学到有专业水平)去给别人科普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一样的。不是下没下够功夫的问题,而是根本就没有做这件事的资格的问题。
【 在 funicor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里面的难处在于,科普实际上应该围绕科学的本质,所以在原理层面涉猎到更宽泛的领域是可以的,只要作者在资料研究方面多下些功夫。但是,围绕科学本质的科普缺少市场卖点,这些作者赚不到收入。所以本该围绕本质的功夫被下在了围绕现象和热点上,在这些方面,专业的知识背景就变得很重要了,容易露怯。
:
--
FROM 221.21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