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一千年前的山东人
济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汉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到秦汉时期的济南郡,再到隋唐时期的齐州,这一地区一直都是汉族政权的统治区域,居民也以汉族为主。
人口构成: 虽然宋朝时期也存在一些少数民族,例如契丹、党项、女真等,但他们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济南位于宋朝的核心区域,人口构成中汉族占绝对多数。
【 在 Vdata 的大作中提到: 】
: 宋朝那地方貌似是辽金的地盘,迁移可不大容易。
--
FROM 120.230.249.*
父亲、兄弟全部身高1米72以上,在广东人中算是高了。
基因有表现在外观,也有隐性的表现,例如智力方面。
【 在 SunyataX 的大作中提到: 】
: 宋朝以前家谱不太可靠,你这个嘛,建议测下基因,没准你是广东三千年老土著都说不定
--
FROM 120.230.249.*
按传统,五代以外都不算血缘亲人。
只是我这个氏族,是大姓,广东族谱差不多十万人。
也算是一种保存完好的古老传承。
【 在 youanth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千年前还算啊?
--
FROM 120.230.249.*
在B站看过一些越南视频,越南使用拼音文字,但也听得懂汉语。
?缅越都是拼音文字,感觉要用英语单词的思维方式去理解。
【 在 manchuria 的大作中提到: 】
: 南方方言融合了很多百越民族的发音,
: 比如粤语听着跟越南语就比跟普通话像。
--
FROM 120.230.249.*
古代的人,可以购买山地、田地,作为家族聚居地,建造村庄。
现在土地是集体、国家所有,因此家族的发展似乎受限了。
【 在 jsycjll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要问的是,五百年后你们这个家族族谱还能延续不
: 现在社会越来越原子化,流动性越来越强,基本就血亲三代之内还有联系
: 安土重迁的传统早就没有了
--
FROM 120.230.249.*
入乡随俗,语言在沟通过程中会互相借词。最终各种方言都有。
除了官话有发音标准外,各地方言都没有标准化,口口相传的变异太多了。
我怀疑当地人可能听不懂两百年前的当地方言。
【 在 ssteym 的大作中提到: 】
: 语言会保留吗?
: 是济南话还是龙岩话还是乐昌话还是罗定话?
:
--
FROM 120.230.249.*
姬姓是众多姓氏的祖先,在中华姓氏起源中占据核心地位,被尊为“万姓之祖”。
姬姓是黄帝之姓,黄帝因长期居住在姬水,故以姬为姓,是姬姓的得姓始祖。
据粗略统计,现在的汉民族中一半以上的姓氏是从姬姓中演化而来的。例如周、吴、王、杨、魏、赵、韩、孙、郑、冯、张、谢、华、于、康、卫、何、孟、戴、庞、汪、毛、熊、项、贾、郭、樊、霍、管、石、文等姓氏均源于姬姓。姬姓在先秦时代就演化出了多个分支姓氏,大概有411个姓氏由姬姓直接演变而来,占《百家姓》总数504姓的82%,由这411个姓衍生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
【 在 manchuria 的大作中提到: 】
: 孔子是殷商皇族的后代,商纣王兄弟的后代。
--
FROM 120.230.249.*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是《左传》中记述的古楚先民的创业过程。
筚路(辂)是荆柴做的大车,蓝缕是褴褛的衣衫。当年的楚国先民,就是穿着破衣,拉着柴车,开垦了山坡林地,创建了楚国,创立了积极进取、革故鼎新、开放融合、至死不屈的楚文化精髓。
【 在 bingfengtmc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的那些权贵,也许他们一千年前的祖先就是个和乞丐差不多的贫苦之人,他也没想过他的基因还能流传那么久
:
--
FROM 120.230.249.*
世代读书人,家里说的都是标准的粤语、普通话、也懂点英语(能毕业那种)。
也喜欢游历。
【 在 olayolay 的大作中提到: 】
: 靖康之难中,一些家世比较好的山东人跑去江浙、江西、福建了,令祖应该是家世很好的,才跑得动
:
--
FROM 120.23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