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一千年前的山东人
几千年的大一统
全国都是你这种情况,有啥好纠结的
你自己想认哪里人都行
【 在 natsel 的大作中提到: 】
: 族谱记载,一千年前(宋朝)有一支族人从山东济南出发,到了福建龙岩定居。
: 元朝时,迁一支族人到粤北韶关乐昌定居。
: 明朝时(五百年前),迁一支族人到粤西泷州(今罗定市)定居。
: ...................
--
FROM 120.244.192.171
你说的都是你们无脊椎动物才具有的观念,我们人类当然听不懂
现在测某个生活在广东的人,如果父系Y染跟六千年前仰韶时期西水坡某具遗骨的完全相同,就能证明他六千年前的那个祖爷爷,在当时生活在今濮阳周边一带
而不是你YY的什么“祖先就是古代山西人/河南人”
古代是个宽泛的概念,六千年前和六百年前都是古代,但这两个古代完全是天壤之别
另外再给你科普个常识:六千前根本不存在“山西”“河南”这些名词概念,这些省名大多都是唐宋以后才出现的,在分子人类学里已经属于很晚很晚的时期
等你进化成人类了、学会了说人话,再来碰瓷
【 在 perfectda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能听懂人话么?
: 现在测某广东人,父系与现在山西人近
: 他祖先就是古代山西人?
: ...................
--
修改:Misterio FROM 120.7.245.*
FROM 120.7.245.*
估计是文科生
一个仰韶人能说明啥问题?
【 在 Misteri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都是你们无脊椎动物才具有的观念,我们人类当然听不懂
: 现在测某个生活在广东的人,如果父系Y染跟六千年前仰韶时期西水坡某具遗骨的完全相同,就能证明他六千年前的那个祖爷爷,在当时生活在今濮阳周边一带
: 而不是你YY的什么“祖先就是古代山西人/河南人”
: ...................
--
FROM 223.104.42.*
张嘴就来
还六千年
在通常的土葬环境中,遗体会受到微生物、温度、湿度、空气等因素的影响而逐渐腐败。一般来说,在常温下,遗骸中DNA的降解速度约为每年0.4%。有研究发现,人腿骨中DNA的半衰期为521年,即人死亡521年后,骨骼中的DNA连接会被破坏一半,另一半仍残留在骨骼内。如果地壳板块沉降,使埋在地下的遗骸快速封闭压实成型形成化石,基因存在的时间会更久。
【 在 Misteri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都是你们无脊椎动物才具有的观念,我们人类当然听不懂
: 现在测某个生活在广东的人,如果父系Y染跟六千年前仰韶时期西水坡某具遗骨的完全相同,就能证明他六千年前的那个祖爷爷,在当时生活在今濮阳周边一带
: 而不是你YY的什么“祖先就是古代山西人/河南人”
: ...................
--
FROM 223.104.42.*
估计你是幼儿园的小p孩
先去撸撸Y染的树,具备入门常识,再来扯dan
【 在 perfectdai 的大作中提到: 】
: 估计是文科生
: 一个仰韶人能说明啥问题?
--
FROM 120.7.245.*
你这些都是正确的废话。DNA当然会降解,但并不是绝对会影响提取和测序
无知不是你的罪,但拿无知当个性来显摆,就是大错特错了
知道马普所的最新探针能提取出1万两千年前尸体化石的DNA并能成功测序吗?知道国内最强的付巧妹团队跟马普所是什么关系吗?
知道为什么仰韶和大汶口六千年前的遗骨里提取出来的DNA,照样能得到跟现代活人一样的测序结果吗?
你啥都不知道,也敢跑来丢人现眼?
【 在 perfectdai 的大作中提到: 】
: 张嘴就来
: 还六千年
: 在通常的土葬环境中,遗体会受到微生物、温度、湿度、空气等因素的影响而逐渐腐败。一般来说,在常温下,遗骸中DNA的降解速度约为每年0.4%。有研究发现,人腿骨中DNA的半衰期为521年,即人死亡521年后,骨骼中的DNA连接会被破坏一半,另一半仍残留在骨骼内。如果地壳板块沉降,使埋在地下的遗骸快速封闭压实成型形成化石,基因存在的时间会更久。
--
FROM 120.7.245.*
所以看姓氏,父亲姓氏民族决定血统,汉族血统传承清楚明白,远离任何外国异族畜生,其他国家民族不在乎地域
【 在 natsel 的大作中提到: 】
: 族谱记载,一千年前(宋朝)有一支族人从山东济南出发,到了福建龙岩定居。
: 元朝时,迁一支族人到粤北韶关乐昌定居。
: 明朝时(五百年前),迁一支族人到粤西泷州(今罗定市)定居。
: ...................
--
FROM 182.102.227.*
一个在哪里听说过几句Y染色体的文科生
我不说生物
但是会查查资料:
人死后,**Y染色体**(Y-DNA)的检测准确性会随时间推移而下降,主要受**尸体保存条件**和**DNA降解速度**影响。以下是关键时间节点和影响因素:
---
### **1. 理想保存条件下(如冷冻或干燥环境)**
- **1年内**:Y染色体检测仍较准确,DNA降解较慢。
- **1~10年**:部分降解,但通过现代技术(如PCR扩增、下一代测序)仍可能检测。
- **10年以上**:高度降解,需特殊技术(如古DNA提取方法),准确性显著降低。
---
### **2. 普通环境(常温埋葬或暴露)**
- **1周内**:Y-DNA完整,检测准确。
- **1~6个月**:DNA开始降解,但核心短片段(如STR标记)仍可检测。
- **1~5年**:严重降解,仅能检测少量Y-SNP(单核苷酸多态性),准确性下降。
- **5年以上**:极难检测,需依赖高灵敏度技术(如全基因组捕获)。
---
### **3. 极端环境(高温、潮湿、强酸/碱)**
- **数天~数周**:DNA快速降解,Y染色体检测可能完全失效。
---
### **关键影响因素**
- **温度**:每升高10°C,DNA降解速度加倍(低温保存可延缓降解)。
- **湿度**:潮湿环境加速DNA水解。
- **微生物活动**:土壤中的微生物会破坏DNA。
- **样本类型**:牙齿、骨骼(密质骨)的DNA保存时间长于软组织。
---
### **技术补救措施**
- **短片段分析**:针对降解DNA,优先检测Y-STR(短串联重复序列)或Y-SNP。
- **古DNA技术**:如硅基DNA提取、文库构建增强信号。
---
### **总结**
- **最佳检测窗口**:死后1年内(常温)或10年内(低温/干燥)。
- **极限检测**:特殊样本(如千年遗骸)仍可能检出Y染色体标记,但误差率升高。
如需具体案例(如考古或刑侦),可进一步结合场景分析!
【 在 Misteri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些都是正确的废话。DNA当然会降解,但并不是绝对会影响提取和测序
: 无知不是你的罪,但拿无知当个性来显摆,就是大错特错了
: 知道马普所的最新探针能提取出1万两千年前尸体化石的DNA并能成功测序吗?知道国内最强的付巧妹团队跟马普所是什么关系吗?
: ...................
--
FROM 183.241.39.*
不要偷换概念
人家提取的是化石DNA,化石可以固定某些东西,但是形成化石需要非常苛刻条件
不是你所说的什么遗址
问你2个问题:
1.如何准确提取6000年前Y染色体
2.假设你真提取了,这种成功只能发生了很少的个例上,你怎么确定这个个例一定就是某个种族?
【 在 Misteri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些都是正确的废话。DNA当然会降解,但并不是绝对会影响提取和测序
: 无知不是你的罪,但拿无知当个性来显摆,就是大错特错了
: 知道马普所的最新探针能提取出1万两千年前尸体化石的DNA并能成功测序吗?知道国内最强的付巧妹团队跟马普所是什么关系吗?
: ...................
--
FROM 183.241.39.*
一个幼儿园的娃娃,不知道从哪儿看了几本连环画,就敢跑来龇牙咧嘴
最佳检查窗口期,不是什么死后一年内,而是活人状态下
最佳检测窗口期,不等于所有能检测出来的所有窗口期。正如一碗蛋炒饭的最佳食用时间是出锅20分钟内食用,但不等于出锅1小时后就不能吃了,更不等于出锅1小时后吃了就会中毒而死
最佳检测窗口期是活人状态,不等于六千年前甚至一万年前的遗骨里提取出的DNA就检不出来、测不了序
不信的话,去问问马普所,或者问问付巧妹团队,看看前者是怎么从1万年前的遗骨里成功提取出DNA的,后者是怎么给六千年前的遗骨DNA成功测序的
【 在 perfectda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在哪里听说过几句Y染色体的文科生
: 我不说生物
: 但是会查查资料:
: ...................
--
FROM 120.7.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