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变危为机,我想到一个秒招
上海平时病床也不是空着的,而且新冠患者不能放在普通病房和其他患者在一起,需要负压病房,否则引起院感医护患者一窝端。传染病最大的危害就是全社会“患病人数”急剧增加引起的额外负担,因为是额外的而且会指数增加,所以会超出社会应对能力,所以需要严格防控传染病。癌症、车祸虽然危害大,但不会短期快速增长,社会负担是稳定的,有准备的。所以传染病一定不能放开管控,否则对社会全方位都是冲击。国外是没有能力管控,并不是自愿选择放开。
【 在 vote2016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日本东京为参考
: 测出阳性的人中,2%的人去住院就医,平均日占用病床2000多,上海比东京人口多(很
: 多非户籍人口),
: ...................
--
FROM 115.171.20.*
“几个医院”仍然是个定值,就像之前每个城市也都有专门传染病院,但疫情一来可能一天就装满了。上海现在每天新增两万,医院也能每天新增两万病床吗?医护、后勤也能每天新增两万的份额吗?现在还是封城状态,如果是放开生活,不把新增的两万全收治起来,那么马上就会变成四万八万十六万,里面还会包括医护、交通、能源、秩序等关键岗位的减员。放任传染病传播,结果就是全社会患者极速增加,资源极速减少,再多新建医院也赶不上传染的速度,因为传染是以天为单位的指数。
【 在 RuralHun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弄几个专责医院,现在就好几个了,还有方舱,现在根本不需要负压了
:
: #发自zSMTH@Fish Boat
--
FROM 115.171.20.*
你还是不懂传染病。第一,一个人生病是否需要去医院,是去了医院才知道的。所有重症最开始都是轻症或无症状,任何疾病早期医疗介入都会降低重症率,不治疗都会提高重症率。没有人一感染就能确定自己是不是需要治疗,如果等已经重症了再去医院,那就错过了治疗的时机。当几分之一的人口感染时,仅仅是发烧或者嗓子疼,不经医生判断也无法知道是新冠轻症还是因为其他疾病,到底严不严重。并不是说只要感染了新冠,其他疾病就不存在了。
第二,你们一直不明白传染病真正的危害是患者数量的迅速增加,而不是疾病本身的表现。无论两万人里有几个需要就医,如果不把所有感染者隔离,那么两万就会变二十万二百万,需要就医的人数就会指数增长,而且这些人是在平时就满员的医院患者之外额外增加的数字。同时医疗资源在减少,医护在病倒,因此一定会发生医疗挤兑,其他疾病无法及时医治、基础病被新冠交叉感染导致生命危险的次生灾害会远大于封控导致的次生灾害。
很多人想不明白,所谓无症状、轻症、重症的比例是目前充分治疗后的统计结果,并不是每个感染者一开始就被分到一定是轻症或重症,而且这个比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就像个别癌症患者靠旅游也康复了,你不能说有的癌症患者不需要就医,至少诊断还是需要医生做出吧。普通感冒不看医生其实也不提倡,我曾经久咳不愈,看了医生才知道是过敏性咳嗽不是感冒,对症吃药很快好了。还有人以为是胃疼实际是心绞痛,没及时就诊死掉了。生病不就医肯定是错的,何况新冠是医生都不足够了解的疾病,患者根本不能自我诊断。验出新冠就不去医院,一定会导致人口全因超额死亡的大幅增加,包括新冠自身病亡率的升高和其他疾病病亡率的升高,就像国外已经发生的那样。
【 在 RuralHun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搞错了,新增2万是没错,但要考虑的不是这个数字,而是另外一个,也就是几个是真的需要去医院的。
:
: #发自zSMTH@Fish Boat
--
FROM 115.171.20.*
你说错了,传染病危害主要看传染程度而不是致命程度。狂犬病致命吧?中国的狗都没有强制接种疫苗。因为狗咬人并不普遍,而人感染狂犬后传染给别人也不容易。相反,脚气不致命吧,所有浴池宾馆都禁止共用拖鞋,因为否则就要人人得脚气了。流感每年的发病率远远远远低于新冠,主要因为不是人人易感,即便办公室有一个流感,绝大多数同事不防护也不会感染。如果是新冠,恐怕无一幸免。这就是为什么全世界各国史无前例付出重大代价防控新冠的原因,因为新冠传染性非常强且所有人易感。这就是我说的感染规模才是传染病真正的危害。你们很多人混淆了普通疾病和传染病,不懂传染病的社会负担远比疾病本身可怕。
【 在 RuralHun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传染病要看致命程度,你说这些对流感也适用,我们怎么对付流感的?
:
: #发自zSMTH@Fish Boat
--
FROM 115.171.20.*
上海短期封城才可能全国支援,如果长期放开防控,不可能全国长期支援。而且只有封控状态支援才是有效的,如果恢复正常流动,参与支援的医护、物流、军人也无法得到安全的生活环境,会很快变成和社会人群一样的感染比例。医护感染后就算自身症状轻带病工作,也会成为传染源感染医院里手术、癌症、透析患者,新生儿和孕产妇,从而造成院感的灾难。军人感染则会导致军营快速传播,威胁国家安全。物流感染则会导致疫情扩散到全国。所以无论病情轻重,放开上海一地的防控都是不现实,而且危害深远的。o病毒也绝不是最后一个变种,放开防控,两千五百万人很快就能变出新的病毒。
【 在 RuralHun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传染病要看致命程度,你说这些对流感也适用,我们怎么对付流感的?
: omicron的确传染能力比流感更强,但我前文说了,有全国的支援,还有各种额外的准备措施,所以就是敌我双方能力都有所加强,应该是可以应对的。
: 这个方案本身的前提就是omicron的致命力低,要是delta或者alpha这种致命能力更强的自然就不会提这样的方案。
: ...................
--
FROM 115.171.20.*
变异肯定和病毒复制次数成正比,感染者越多,变异越快。上海的人数是无法和国外比,但国外咱们说了不算没办法,而且必要时可以封控国境来抵御致命变种。如果不断产生的新变种出现在上海,你打算怎么办呢?隔绝上海任其自生自灭吗?
如你所说变异是随机的,所以友好的变种和恐怖的变种都是必然出现的,只是早晚问题。因为新冠能潜伏期传染,而且主要是潜伏期和发病早期传染,所以并没有对致病性强的变种有选择压力,所以不存在越变越弱的美梦。只有通过严控传播规模,减缓变异速度,才能推迟恐怖变种的出现。仅凭良好愿望是没用的,你不如希望新冠从来没出现过。
【 在 RuralHun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短期长期的问题我前面回过了。
: 变异就不用多虑了,变异本就随机,不是感染少就不变异,也不是感染多就一定变异,说不定还能变异出一个更友好的版本。
: 就算你没有变异,世界各地都会有变异,所以上海这点人数在全世界的感染人数里面真的毛也不算,没什么影响力。
: ...................
--
FROM 115.171.20.*
任何传染病,只要传染性强,致命性再弱也需要防控,我已经举了脚气的例子了,奥米克荣还能比脚气更轻吗?脚气都没有放开防控。
流感每年全国发病率是有统计的,你们办公室如果感染了一大半,就说明隔壁办公室一个都没感染,因为年感染总数是一定的,2019年全国流感一共三百五十万。而新冠看国外的情况,在采取隔离、口罩、距离和疫苗的措施情况下,两年已经感染了一大半。这是流感一百年也没做到的。
【 在 RuralHun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来传染能力和致命能力都是综合考虑的,我前文的意思是你只说了传染能力没考虑致命能力。你对流感的传染能力明显低估,办公室有人流感的话,注意不是感冒,其它很多人都会感染到且有症状,还有一些你说没感染的其实有一部分是无症状,只是我们不会知道而已。当然也有一部分的确不感染,这点新冠也一样,当然omicron的感染能力目前看来是比流感强我前面也提过,但远不是人人都要感染。 你看肺炎版就有例子,感染了居家,家里有人被感染,有人就是不感染。
:
: #发自zSMTH@Fish Boat
--
FROM 115.171.20.*
我前面说了,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有机会回到严格防控。如果出现危险的变种,并不会是之前的变种先清零,危险变种从1开始传播。而是像国外,新变种是在老变种大规模传播的基础上必然出现的,此时医疗资源已经挤兑,医护人员、防疫人员、政府人员、警察、司机、清洁工、保安,都已经很大比例感染,你想回到严格防控,人员物资和场所都已经无法支撑。这也是国外所有国家无论早晚都是单向“放开”进程,没有国家能回头的原因。如果上海放开管控,那中国也无法回头了,哪怕出现危险变种—随着大规模感染这是必然,也只能迎着南墙撞上去。
【 在 RuralHun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并没有什么愿望,我明确说了变异是随机的,只是要你不要谈变异就色变。至于变异出更坏的品种,那就再严格封锁呗,真要命都没了,饿肚子就是小事了。 也就没什么人反对了,就像武汉一样。
:
: #发自zSMTH@Fish Boat
--
FROM 115.171.20.*
这么和你说吧,衡量防疫效果,不看放开还是封锁,而是看发病率,也就是一种传染病的年感染规模是扩大还是缩小还是不变。如果你说的“适度放开”可以做到明天上海新增少于今天,那这个措施就是有效的和符合传染病防控目标的,如果你的措施导致感染规模扩大,那就是错误的。
上海现在的问题是,人群发病率,也就是感染者比例,已经超过了常规防疫措施能控制住的规模。原理还是我前面说的,当医护、防疫人员、志愿者、zf人员、物流和服务人员都相当比例感染,那么“防控”的行为可能本身就是“传播”行为。这种情况,必须采取停止流动减少接触提高防护的办法,先把人群总发病率降下来,把已知传染源隔离起来,让传播速度降低到防控能力能应对的程度,也就是能流调过来的程度。之后才能恢复社会生活,通过高防护,比如普遍佩戴n95并及时消毒,高检测,建设更多隔离病房,餐馆每桌增加排风机,等等措施维持低发病率。也就是流调速度能应付的发病规模或更低。
【 在 RuralHun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不错,但我原文说过了,我说的放开不是什么都不管,是要做好防控,适度放开,除了硬封锁,所有其它有利于降低病毒的传播能力的措施我们还是要做的。很多人一听到放开就以为什么都不要管了,这是严重偏见。
: 举个明确的例子吧,你可以看看台湾是怎么处理的。
: :
--
FROM 115.171.20.*
上海现在显然已经比武汉严重了,因为武汉后期能做到阳性都拉走,切断传播,而上海现在还没做到,而每日报告新增已经超过武汉。医疗挤兑只是看不上病,更可怕的是病上加病且看不上病,也就是尿毒症不但排不上透析,而且感染了新冠,就算排上透析,也会死于新冠并发症。封控导致的医疗问题和物资问题,其实是管理水平问题,是可以并不难解决的。主要应该改变考核标准,把医疗和民生纳入防疫成绩,其它疾病不能及时就医和新冠疫情应该同样问责,而不是只看新冠。更重要的应该把防疫标准化制度化,从国家法规层面规定不同情况医疗和物资的保障方案,向全社会公布不同规模的封锁百姓应该通过什么渠道就医和购物,由什么部门什么人负责,出问题如何追责和赔偿。你不能因为管理水平低而不去提高,反而选择放任传染病流行作为解决办法。社会文明应该体现在选择更好的健康和安宁,而不是只能选择要么不能透析要么感染新冠
【 在 RuralHun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全国这样了当然没机会,当上海这样了有全国支援,还是问题不大的。说白了,最多就是第二个武汉吧,当初就是这样防的。你说的医疗以及资源的挤兑,现在病毒没有造成,我们自己封锁已经造成了。再差也就这样了。
:
: #发自zSMTH@Fish Boat
--
FROM 115.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