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现在 来看3月份上海封城和现在解封都是类似的毒株
就算如此,还是有很多老人受到影响。这个不是吃鸡蛋能解决的。
这个决策再谨慎一点也不为过。
【 在 boomltd 的大作中提到: 】
: 复盘容易,冒险难,
: 看着台湾香港三四月份的数据,
: 上海被吓回去了,也被全国骂回去了。
: ...................
--
FROM 183.192.41.*
晚开放些时间就毁了年轻人和孩子的未来?头两年中国要是不果断采取隔离,很多人什么未来都不会有。
14亿人,掉头转向谨慎不为过。到现在我感觉都还没有完全弄明白的病毒,谨慎一点就变成了年轻人还在未来毁了。。你有病吧。。
【 在 zhaozhao1982 的大作中提到: 】
: 年轻人和孩子才是国家和家庭的未来,不能为了所谓的老人毁了孩子和年轻人的未来,懂吗?何况老年也不是中招就重症,老人死亡和重症的几率也很低,我认识的90多岁的老人感染后都没事。
--
FROM 183.192.41.*
你看看这三年国家经济gdp,社会活动,和年轻人的生活学习相比西方的影响再说。头两年的经济和活力,中国都是赚到海了。。。心得瞎成啥样才会否认。就算第三年第一第二季度有影响,但是相比这整个三年的策略,是非常成功得。中国是唯一一个经历过香港sars疫情的国家。。。再加上老美军运会后武汉的疫情,中国比其他任何国家对这个病毒的应对都要谨慎甚至是科学。
对比日本,去年7-8月份其实才放开。中国是11月份。中国不可能对这个疫情的应对不付出任何代价。。
我是支持开放的,但是春节后其实更好,天气会转暖。从种种迹象看上层可能也是这样规划的。。。至于4-6月份,只能说理论上看是最好,但其实所有人都还没有准备好14亿人立刻掉头。包括张文宏这些上海派,其实自己都不了解这个病毒的传染性和变异性。。那个论文的问题就充分说明了。
上海人喜欢支持张文宏,原因很简单,因为张站在上海人的角度说话,站在上海人的角度支持上海人搞对抗。言必称上海怎么样,有多少医疗资源。。。4月之前的上海动态清零,自己都不知道其实没控制住。至于之后的很多及其轻视冠状病毒的言论,会让很多人忽视防护。
【 在 zhaozhao1982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是人身攻击呀,我告诉你你把,已经很晚了,很多年轻人(这几年的大学生和研究生被毁了不少)和孩子的未来已经毁的差不多了,再晚就更完蛋了,所以不能再晚了。再说为什么要谨慎呢,反正对70岁以下的人几乎没有威胁,只对70岁以上的人有点威胁,这些人又不是社会的未来和活力所在。
--
FROM 183.192.41.*
拜托。。我就住上海。。你不喜欢张。。不代表我的观点有问题。
我接触的绝大多数上海人都是支持张的。。起码几个小区群里上千人了吧。
理论上,4-6月份就应该放开。。只是那个时候谁都不清楚也下不了决定。。连日本那时候都没有放开。。
上海纯粹是瞎猫抓到死耗子。本来是动态清零的,变成放开了。
至于张的讲话和发布会,太多了,4-6月份前基本都是以上海的医疗资源再谈。。
【 在 McDonnell 的大作中提到: 】
: 又来扣上海人喜欢张文宏的帽子了。
: 无非是他声量大,背后有人支持罢了。
: 同样要求放开,钟南山,广州怎么就不是对抗中央了?况且就算是被迫的,上海也是经历了两个月乃至三个月清零了,怎么轮到北京 广州,就躺下了?上海疫情起来,也是因为帮助深圳接航班,导致资源耗尽了。
--
FROM 183.192.41.*
张文宏没有什么问题。。他只是一个医生,代表上海的水平,基于上海的资源说话。
做决策是上层,这个是中国特色。。肯定是很多人的信息汇总分析决策。
【 在 McDonnell 的大作中提到: 】
: 又来扣上海人喜欢张文宏的帽子了。
: 无非是他声量大,背后有人支持罢了。
: 同样要求放开,钟南山,广州怎么就不是对抗中央了?况且就算是被迫的,上海也是经历了两个月乃至三个月清零了,怎么轮到北京 广州,就躺下了?上海疫情起来,也是因为帮助深圳接航班,导致资源耗尽了。
--
FROM 183.192.41.*
第三年的GDP是至少3-4%。你随便找一个西方国家比较一下三年数据。。
当然中国的数字一切都是要打问号的。。
【 在 vote2016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要再表扬与自我表扬了。
: 如果要对3年打分,总体就是负分。无他,前两年各种封控获得的红利,最后一年都吐出
: 去了,还要倒赔不少。不管是经济利益,还是社会利益,都是倒赔负分。
: ...................
--
FROM 183.192.41.*
奥秘不过是个主要攻击上呼吸道的疾病,虽然会造成普通的肺炎。
按中国这个密度,头两年不严格封控的结果还真有可能停尸房装不下人了。
【 在 vote2016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要再表扬与自我表扬了。
: 如果要对3年打分,总体就是负分。无他,前两年各种封控获得的红利,最后一年都吐出
: 去了,还要倒赔不少。不管是经济利益,还是社会利益,都是倒赔负分。
: ...................
--
FROM 183.192.41.*
中国问题是执行问题。不是政策问题。
当然这个上层也有问题,知道下面会乱来没有及时出细则制止。
比如上海封控期间,保障和民生腐败透了。
【 在 McDonnell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多数公司,不管国企 外企 私企吧,都欠了一屁股债,现在传出城投爆雷在即(城投是之前埋下的雷),国内不少人对于不科学防疫 过度防疫弄怕了,准备出走;海外留学生和海外华人因为舆论和防疫政策,本来准备回国服务的,不回来了;2020年年初疫情爆发的时候积极给国内寄口罩药物的,现在心寒了,不支援国内,不寄布洛芬等药物了。
: 2020年到2021年的防疫,是凝聚人心;
: 2022年的防疫是撕裂社会,社会分成了所谓水火不容的“共存派”和“清零派”,互相指责对方是“唐飞”和“清妖”,社会极度撕裂,早就忘了防疫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民生,为了国家。
--
FROM 183.192.41.*
主要是执行问题,越是小地方越是偏远地方执行会偏差越大。
14亿人口,不是立刻掉头打个响指就可以了。辉瑞的药是4月份才进来,我怀疑量还不大。
此外,提到民主问题,如果4-6月份,上海投票肯定是支持放开,但是全国投票呢?你会相信支持放开吗?
老百姓都是基于媒体给的信息做判断。。那个时候主流媒体还没有掉头的宣传,只是专家们开始了争论。开始在说病毒不会消失。9-10月份开始才是有点舆论倒向了,毕竟国外的各大体育和活动都正常化了。。再加上国内的人被利用搞斗争了。
【 在 McDonnell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支持投两年严格防疫啊;问题是到了2022年还在过度防疫,早就造成了老百姓的反感。
--
FROM 183.192.41.*
你都看不出我在打趣你么。。
这个世界性的疫情,你觉得老外这三年都是歌舞生平收入保障。。。学生照常毫无影响么?
【 在 vote2016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都说了数字要打问号。。。。
: 而且GDP除了看量,还要看质。基建重复投资的GDP,和发明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
: 产量的GDP,完全是不一样的。
: ...................
--
FROM 183.1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