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zz浅析晁错死因
晁错一心为汉室尽忠,极力主张“削藩”,“削藩”是一件很难做的事情,它动了别人的奶饹,必然会引起反弹。晁错对景帝说:“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事前,晁错也没有认真地考虑过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只凭主观想像,现在就削他,反得快,灾祸会小些。“削藩”是触发祸患的导火线。如触发了它,那该怎样制止它,却没有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当吴楚七国叛乱后,缺乏足够思想准备的汉景帝方寸大乱。晁错也拿不出什么锦囊妙计,反倒不知所措,情急之下,竟然提出要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关键时刻把皇帝推到前线担负平叛之责,自己却躲在安全的京城,惹起朝中一批大臣的不满,为他人留下了口实。
在袁盎献计后的十多天,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三人联名打报告给皇上,弹劾晁错:“晁错要陛下率兵亲临前线,自己留守京师,甚无臣子之礼,实属大逆不道。晁错罪当腰斩,其父母妻子兄弟姊妹无论老小都应斩首示众。”景帝批示了一个字:“可”。
晁错还一点也不知道。接着,景帝派中尉召唤晁错,骗他一起乘车去巡视市集。就这样,晁错兴冲冲穿好上朝的正式服装乘车前往集市,被腰斩于东市。“错衣朝衣,斩东市。”成了西汉时期行刑的一大奇葩。
晁错之死,并非“奸臣进谗言,昏君杀忠良”那样的简单,而是晁错“临危而逃,自固其身”,惹恼了皇帝。
--
FROM 183.192.31.*
如何看出来这一点的?。。。
【 在 beetlemy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大局意识
--
FROM 58.246.155.*
司马迁: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 在 llhq 的大作中提到: 】
: 事君如割肉饲虎耳
:
--
FROM 58.24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