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163.com/dy/article/HS6GL5UP05532R7R.html最近,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说:老百姓手里没多少钱,总想把居民储蓄转换成消费的思路错了。
刘元春不愧是名校又是财经大学校长,懂中国、知民情、敢真话、讲良心。现在敢说真话的专家不多了!
国家一直讲刺激消费,可是钱大部分都在富人的账户之间流动,农村在城里买了房子的,基本都是负债。再加上近年各行各业经济不景气,老百姓哪里还有多余的闲钱消费!
有时候真搞不明白,我们现在所谓的发展经济,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数据好看吗?
经济不好消费不好,把矛头都指向绝大多数普通人,惦记他们手里的仨瓜俩枣。说不好听的,现在老百姓手里那点钱,都是救命钱,你让他拿救命钱买房买车吃喝玩乐,这可能吗?
我们某些专家、学者动不动“ 2023报复性消费”、“报复性买房”,报复性从何而来,凡事都讲究有因有果,现在的老百姓大多都在苦苦挣扎,受失业、经济来源不稳定、来年到哪里开工等困扰呢?
除了极少部分(比例不超过10%)的高净值家庭,其余90%都是普通家庭、普通收入的工资群体啊,讲句实在话,很多老百姓那点存款,不是为了拼消费的,而是救命救灾救急的,一些网红经济学家动不动就鼓吹消费,扬言把这些救命钱都拿出来买房,真的正确吗?
所以,这样紧盯着老百姓的钱袋子有什么意义啊,这种思路,就是杀鸡取卵涸辙而鱼,这种思路真是大错特错了。
某些专家们倒好,提前就安排好了他们该花的钱?
所以,刘他作为一个名校的校长,和知名的经济学家,刘元春跟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业公司御用经济学者截然不同,一个显著的区分点就在于,刘元春是真正站在老百姓的立场来审视宏观经济的。
对于刘教授说的,我深表赞同,现在所说的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不能在紧盯着老百姓的钱袋子不放了,老百姓已经没有什么钱了,最后的那一点储蓄那是过河钱救命钱,这个钱老百姓是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拿出来花的。
现在真正需要做的是如何增加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和完善社会保障,只有这样老百姓没有了后顾之忧了自然就敢消费了,现在当务之急就是,给中低收入人群直接发钱,然后再出台一系列政策增加居民收入工资翻倍,提高社会福利保障,只有这样才是可持续发展。
所以,真的感谢刘元春教授,能为我们普通老百姓发声!感谢!
--
FROM 222.18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