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上海最大的问题是,人口黑洞
不愿意生孩子,最多生一个。
--
FROM 117.186.5.*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无论是天道还是人道,这个现象都是符合的。
【 在 DrWolfI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愿意生孩子,最多生一个。
--
FROM 183.192.31.*
说实话这是我最care的问题。
即使是下一代生活都很好,都不愿意生孩子。其实条件很好的上海人,很少二胎。
【 在 nlgdczm 的大作中提到: 】
: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 无论是天道还是人道,这个现象都是符合的。
--
FROM 117.186.5.*
我身边同事80后的,几乎二胎标配,已经有一个45岁三胎的。
【 在 DrWolfI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愿意生孩子,最多生一个。
--
FROM 114.86.0.*
生育主力还是靠80后
--
FROM 101.68.208.*
不婚不育一部分,一胎占多数,二胎一部分,三胎极少
--
FROM 120.253.254.*
没大房子住
【 在 DrWolfII (老苏北/白完青)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愿意生孩子,最多生一个。
:
: --
:
--
FROM 117.136.119.*
80后还是基本上能做到绝大部分是2个。
90后基本上就很难说了,很多第一个都没产出来。
【 在 HxSailo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身边同事80后的,几乎二胎标配,已经有一个45岁三胎的。
【 在 DrWolfI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愿意生孩子,最多生一个。
--
FROM 101.228.65.*
多子多福是有直接经济意义的
而现在孩子生养成本急剧上升
大城市一个孩子洋芋成本直逼百万级
而成年后贡献却不能填补
从GDP来说,年轻人投入产出比是OK的,所以对国家是正反馈,但对于家庭来说承担了绝大部分成本,可支收却不尽如人意,成了多子多亏,那必定不能持续,什么传统道德,在经济基础面前都是流沙
【 在 smallantenna (四毛·安坦纳) 的大作中提到: 】
: 80后还是基本上能做到绝大部分是2个。
: 90后基本上就很难说了,很多第一个都没产出来。
: 【 在 HxSailo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身边同事80后的,几乎二胎标配,已经有一个45岁三胎的。
--
FROM 117.143.102.*
分析得不错。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多子多福是有直接经济意义的
: 而现在孩子生养成本急剧上升
: 大城市一个孩子洋芋成本直逼百万级
: ...................
--
FROM 120.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