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用好人民群众,这次本来不至于那么被动。
很多人没有搞清楚,一般小区层面有三股力量:物业,居委会,业委会。业委会相当于产权代表,可以选聘物业,由居民自选。居委会基本就是派驻的,走走形式,大多数居民根本不认识居委会工作人员,他们在搞垃圾分类以前生活特别轻松愉快。
居委会一般会把业委会看作自己权力的潜在挑战者,争取再次指定,否则居委会完全没有实权,毕竟涉及经济利益的事情大部分需要业委会这个图章决定。
而居民有一批人比较懂的,根本不想业委会被操纵,中间就会有斗争。一般都是居委会赢,毕竟国情,然后业委会被事实收编。
那居民不能当家作主,平时兴致肯定不高,不会积极参与。居委会哪怕现在也是以数千人领导自居,一点不想让别人冒头,说什么你们做什么就好,实际上居民中工作能力高于他们的还是有的。居委会只会在他们现在能力和责任远远不匹配的时候无奈允许居民有部分自治。
我印象中很多年前市民社会已经要逐渐形成了,自选业委会居委会风生水起,后来实际又流于形式了。
【 在 emone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是个不算老的小区,但管理一向比较混乱,慢慢大家对小区事物都失去信心,几次业委选举都因没人参加而流产。
: 但热心的邻居一直都是有的,这次我们隔离测核酸比较早,需要很多的志愿者去做PDA录入,喊楼,维持秩序等等工作。
: 我去报名时,各个岗位都已满,无奈只能作为后备军。
: ....................
--
FROM 39.1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