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文章是由自动发信系统所张贴】
发信人: ssteym (留下来陪我), 信区: ChildEducation
标 题: 育娃过程中的特殊性与一般性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Apr 4 13:43:09 2025), 站内
我感觉有很多人,似乎都希望在育娃当中去寻找一般性的概率。比如说娃在多少岁的时
候应该干嘛,甚至都能定下具体的数量标准。
这跟我的实践经验相差甚远。我觉得每个娃都有太强的特殊性,同一对父母下的两个甚
至多个娃,他们的表现都会相差甚远。所以用一般性原则去指引教育,我认为是非常失
败的。学校是没有办法,学生多,学校只能采取标准化的一般性原则对孩子进行教育。
但对于家长来说就完全不同了。大部分家长都是只有两个孩子,甚至一个孩子。这么少
的孩子的情况下,你还不能对孩子对症下药,具体分析,还要去采取什么一般性的规律
来用到自己孩子身上。我觉得这种做法是对孩子最大的不负责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郑渊洁。他的儿子和女儿就是采取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
他的儿子郑亚旗,就采取放任的方式,甚至没有完成义务教育就退学了。而他的女儿,
貌似学习成绩还不错,是一路正规教育上来的。郑渊洁的这种做法我觉得就很好,他没
有对孩子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的培养成长,都是需要家长本身付诸心血和努力钻研的,并
不是说你随便拿一套专家的说辞,照着做就行了。刻舟求剑我认为就只能看运气了,看
书上的这套做法到底对不对孩子的脾气。如果碰上了,算你运气好,如果不对症,你家
孩子丫就惨了。
--
FROM 39.14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