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成都除了七中之外也就成外竞赛有点优势了吧
其他学校放到省外都不够看
--
FROM 183.129.174.*
其实成都这边竞赛的力度很大,而且是几个学校,成七,成外的教练强强练手在弄。
比如李宇航,七年级的时候就跟着龚固在练了,现在八年级已经完全具备高联的实力了
别看今年数学冬令营成七成绩不太行,去年成七考得相当好,前十五占了好几个。
在数学竞赛这方面,四川应该是第一第二梯队的,仅弱于京沪,跟浙江,重庆,湖北,湖南比完全不差。
【 在 haileyw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段时间琢磨了下竞赛的事情,发现四川竞赛真是不行啊,浪费了大好的人口资源,人多那本身有智力条件的人才也多。
: 成都这边,就7中好点,当时7中是高中才有竞赛,初中,7水,竞赛力度很小,也有培优班,但本校的弄竞赛的娃,都有人没有参加本校的培优班。7中高中,也靠网络各方面人才,有可能是天赋极高高中才开始的,有可能是靠自己家庭微薄之力支撑的。
: 初中,基本没有大规模的竞赛,有几个私立有,但今年私立可惨了,想收的人没法大量收,竞赛是需要有一批人共同讨论难题,才能走得远。成都这边初中,是禁止办理竞赛的。
: ...................
--
修改:aKong FROM 36.28.216.*
FROM 36.28.216.*
七中育才水井坊校区你们叫什么?
据说所知他们搞的力度也不小啊
七中又不傻,如果每年都只有省招生出成绩,牌子就砸了,所以他们专门有分配给成都生源的资源,跟多个初中都有合作的。
【 在 haileyw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是属于第二梯队的。
: 确实是,初中就几个私立在弄,完全民间资本。成七,也叫林荫70,是高中了,高中其实不能算自己培养,都是别人培养成半成品了,自己接手过来。完全高中开始,0基础很难。
--
修改:aKong FROM 36.28.216.*
FROM 36.28.216.*
上海中学也不设初中部,可是人家的几个初中,七宝华育都强得离谱,每年东南赛能拿高一组十几个金牌,时不时还能拿个团体前三
成都的初中搞竞赛的氛围没上海那么浓,但是跟大部分省会比都是强的
【 在 liuruo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成都的竞赛培养初高中衔接得很不好,跟四七九本部不设初中关系很大。
: 人大附的尖子生都是从初中到高中一体培养的,数学比成都强很多。
: 乐清知临中学小小一个县级市的中学,初中开始大搞竞赛,成果也是很突出的。
: ...................
--
FROM 36.28.216.*
唉,双减之下,能够享受优质资源的竞赛生确实锐减了
【 在 haileyw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叫七水。
: 确实私下有合作,但是当前双减形势下,情况紧急。七水没有明显分重点班了,并且普通班质量堪忧,和普通学校普通班出口成绩差不多。同时,今年七水也没有怎么掐到尖,特别是今年,以前那套标准失效了。因此等今年这批初三时候,七中想找优生都难,散落在民间了。嗯,不能再说多了
: 也许可以到地方上去找。
: ...................
--
FROM 183.128.221.*
简单的说,如果完全不接触竞赛,按部就班的学习,那么很难在30岁之前完备数学知识体系,那么等你数学知识体系完备之后,你的脑力,精力,也都开始下降了。
所以国际上的大数学家,大多是接触过数学竞赛的。
【 在 xiaohu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成熟体系培养的竞赛生到底他们将来有多大能力呢?
: 总感觉竞赛生看起来很牛工作了之后也就是正常?将来的成就跟参加竞赛关系大吗?当然对这个也不了解,毕竟差距太大。。
--
FROM 36.28.72.*
恰恰相反,我觉得乐清才是最难学的。
那边学习数学的氛围太浓了。教育局搞双减,查培训班,家长们就到教育局门口去静坐。
那边的初中根本不缺好苗子,因为小学就已经学的很到位了,高中也不缺好苗子,因为初中就学的很到位了。
成都没有这么浓的氛围,很难搞起来。
【 在 liuruo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海学不来,学乐清也好吧,四川苗子肯定是足够的。
: 四七九搞正牌初中全省掐尖2个班,奥数搞成第一梯队没问题。
:
--
修改:aKong FROM 183.128.221.*
FROM 183.128.221.*
在很久很久以前,是湖北和湖南最强。
后来北京上海得益于政策优势和财力优势,大量的挖湖北和湖南的教练,才变强的。
当然现在来看,上海中学和人大附中,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具体谁一谁二,尚存争议。
【 在 RobbySte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竞赛,第一梯队上海中学从80年代就遥遥领先,后面是人大附和华师一附,再后面才轮得到成都七中
:
--
FROM 183.128.221.*
不矛盾吧,田刚他们年轻的时候,受限于当时的条件,很难接触数学竞赛。但他们同时代的国际上的数学家,接触过数学竞赛的就很多了。
【 在 Gerrad008 的大作中提到: 】
: 彭实戈30岁之前可能数学知识还真不完善,田刚、鄂维南、张益唐他们接触过奥数吗?
--
修改:aKong FROM 183.128.221.*
FROM 183.128.221.*
进国家队属于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绵阳中学著名教练王永中老师曾说,四川这个环境,平均下来八年出一个IMO金牌比较合理。在2000年之前,也确实是这么一个周期。
我觉得评价一个强校竞赛搞的怎么样,集训队人数是最合理的指标。如果考虑最高端,那么进集训队二阶段(15人)的人数来评价比进国家队(6人)更恰当。
巴蜀中学运作的模式不一样,成都学不来的。
【 在 liuruo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七中近几年竞赛保送人数已经全国第一了,奥数确实弱点。
: 隔壁重庆都2个IMO满分选手了,七中还没有过进国家队的。
:
: ...................
--
修改:aKong FROM 183.128.221.*
FROM 183.12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