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交通条件限制使得超远距离新区新城规划根本行不通
以前总有人用高新区的发展去推演天新区,东新区。
但是高新区是和主城连片发展的,金融城离天府广场是10km,甚至近于五城区现在在开发的新城。
而秦皇寺到天府广场的距离是30km,东新中心到天府广场距离60km起步。天府广场往南一点是成都的人口中心,其他各种城市中心归根结底无法偏离人口中心太远。
不要小看了这30km。成都向南的三条大动脉,剑南大道,天府大道,梓州大道上下班长年大堵车,30km可能意味着单程一两个小时。随着时间的发展,天新到天府广场的时间距离越来越长了,现在买秦皇寺西博城兴隆湖的人和早期住麓山的人比,是通勤痛苦越来越大了。至于地铁,让买四五六七八万豪宅的人每天去挤地铁也有失身份吧。
更不要小看了这60km。这60km中包含了四川省单价最贵的一段高速路,单程光高速费就要30到50,加上油费上涨,一个来回大概要120到200多元,一个月每日通勤就是几千元交通费,加每天两个多小时在路上。如果不走高速,就是单边近两个小时山路。至于地铁,我记得最早规划东新快线到火车南站25分钟,这个专家不知道去哪儿了,现在东新中心到天府广场最快也要一个多小时。除去时间,东新地铁是整个城市噪声最大的一个地铁,最高区段不知道有没有超过100分贝,天天地铁通勤不说致聋,至少听力下降一半是没问题的。
进行超远新区规划的专家,也太不食人间烟火了,在他们的眼里,人就是一个个小零件,通勤的时间和酸楚苦辣都不是事。远距离只能叫卫星城,或者一体化协同规划的另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半径60km,中间还要跨越山海,这就不是21世纪能做成的事情。
新的城市总规也算是返回正途了。
--
FROM 119.4.64.*
你的理解就是错的
新区是一座新城
【 在 Engelber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总有人用高新区的发展去推演天新区,东新区。
: 但是高新区是和主城连片发展的,金融城离天府广场是10km,甚至近于五城区现在在开发的新城。
: 而秦皇寺到天府广场的距离是30km,东新中心到天府广场距离60km起步。天府广场往南一点是成都的人口中心,其他各种城市中心归根结底无法偏离人口中心太远。
: ...................
--
FROM 223.87.228.*
你是想表达的是我说的是对的吧
我也是这个结论呀:除高新区以外,另外两个新区和其他的郊县与核心城区无法融城发展
这次新总规就明确了:
5+1是成都核心城区,
天新双流新津龙泉(3+1)、东新简阳(1+1)、青白江金堂(1+1)是三个各自一体化的卫星城
其他的是零散的郊区卫星城
【 在 superlq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理解就是错的
: 新区是一座新城
--
修改:Engelberger FROM 119.4.64.*
FROM 119.4.64.*
住家上班都在那边不就解决了,上班30km谁会买那边
【 在 Engelber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以前总有人用高新区的发展去推演天新区,东新区。
: 但是高新区是和主城连片发展的,金融城离天府广场是10km,甚至近于五城区现在在开发的新城。
: 而秦皇寺到天府广场的距离是30km,东新中心到天府广场距离60km起步。天府广场往南一点是成都的人口中心,其他各种城市中心归根结底无法偏离人口中心太远。
: 不要小看了这30km。成都向南的三条大动脉,剑南大道,天府大道,梓州大道上下班长年大堵车,30km可能意味着单程一两个小时。随着时间的发展,天新到天府广场的时间距离越来越长了,现在买秦皇寺西博城兴隆湖的人和早期住麓山的人比,是通勤痛苦越来越大了。至于地铁,让买四五六七八万豪宅的人每天去挤地铁也有失身份吧。
#发自zSMTH@YAL-AL10
--
FROM 118.125.7.*
那就是卫星城了
【 在 MH730 的大作中提到: 】
: 住家上班都在那边不就解决了,上班30km谁会买那边
:
: #发自zSMTH@YAL-AL10
--
FROM 101.204.151.*
那倒不一定是卫星城,城市大了就会分片区,两个远的片区的人可能老死不相往来
【 在 Engelber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就是卫星城了
--
FROM 112.64.60.*
什么年代了,还老死不相往来
【 在 tele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倒不一定是卫星城,城市大了就会分片区,两个远的片区的人可能老死不相往来
:
--
FROM 110.185.26.*
我说的是有的人有可能,没有交集的意思,比如他没有同学朋友同事是另外一个远的片区的,他也没有需要去另外一个远的片区。这点理解能力都没有吗?
【 在 poocp 的大作中提到: 】
: 什么年代了,还老死不相往来
:
--
FROM 112.6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