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平安夜:被侮辱与被伤害的人
大 T 可咸可甜、可湿可干。
【 在 deari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首有点打油了,有失兄台水准哈哈
--
FROM 136.56.52.*
对这句我不太熟,不过也很喜欢。
【 在 Tschu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九斤老太她孙女,一辈不如一辈
--
FROM 136.56.52.*
量子纠缠,嘿嘿。
【 在 Tschu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薛定谔状态?
--
FROM 136.56.52.*
没读过这个,囧
【 在 Tschu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要是鲁迅的小说《风波》里九斤老太太那句口头禅,九斤老太太出生时重九斤,后来的孩子,八斤,七斤,六斤……
: 所以,老太太总骂自己的孙女,一辈不如一辈。
--
FROM 136.56.52.*
读完了,还蛮有意思的,以张勋复辟为背景。
【 在 Tschu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相对于入选中学课本的几篇不是很出名,不过,里边的一部分内容好像跟其他有关系,比如《药》里的人血馒头内容。还有剪辫子的内容,这个和阿Q正传里又对应上了。
--
FROM 136.56.52.*
这篇文章里面人物的起名方式也别开生面。
【 在 Tschu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很有意思的一片。
: 许多中学语文老师一想表达“一代不如一代”就喜欢引用九斤老太太这个典故。
--
FROM 136.56.52.*
第二日清晨,七斤依旧从鲁镇撑航船进城,傍晚回到鲁镇,又拿着六尺多长的湘妃竹烟管和一个饭碗回村。他在晚饭席上,对九斤老太说,这碗是在城内钉合的,因为缺口大,所以要十六个铜钉,三文一个,一总用了四十八文小钱。
九斤老太很不高兴的说,“一代不如一代,我是活够了。三文钱一个钉;从前的钉,这样的么?从前的钉是……我活了七十九岁了,——”
【 在 Tschu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印象较深的就剩下七斤和七斤嫂,以及六斤手里捧着的钉了多少铜钉的碗。
--
FROM 136.56.52.*
注解里面有:
⑸十八个铜钉:据上文应是“十六个”。作者在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致李霁野的信中曾说:“六斤家只有这一个钉过的碗,钉是十六或十八,我也记不清了。总之两数之一是错的,请改成一律。”
【 在 Tschu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对对,就是这个场景
: 后来因为什么,鲁迅还特意给出版社去信说,这家就只有一个钉了铜钉的碗,希望改成一致
--
FROM 136.5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