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例场景法.
通过运用场景对系统的功能点或业务流程的描述,从而提高测试效果的一种方法。用例场景法是指模拟特定场景边界发生的事件,通过事件来触发某个动作的发生,观察时间的最终结果,从而用来发现需求中存在的问题。通常以正确的用例场景分析开始,然后再着手其他的场景分析。场景法一般包含基本流和备用流,从一个流程开始,通过描述聚过的路径来确定的过程,经过遍历所有的基本流和备用流,从一个流程开始,通过描述经过的路径来确定的过程,经过遍历所有的基本流和备用流来完成整个场景。场景主要包括4中主要的类型:正常的用例场景,备选的用例场景,假定推测的场景。用例场景法是针对系统业务逻辑测试的常用方法;一般在系统功能测试过程中优先考虑。
2) 功能图法
功能图法是用来分析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动态需求的一种方法。通过对于系统功能流程的分析生成功能逻辑测试用例。此方法在分析过程中一般需要构造功能的程序流程图、功能逻辑的状态迁移图以及构造功能逻辑表。通过功能流程分析对于每种状态迁移设计测试用例从而验证系统功能逻辑的一种方法。
3) 错误推测方法
在测试程序时,人们可以根据经验或直觉推测程序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从而针对性编写检查这些错误,评测过程中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根据他们选择测试用例。例如:在单元测试时曾列出的许多在模块中常见的错误。以前产品测试中曾经发现的错误等,这些都是经验的总结。还有,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为0的情况。输入表格为空格或输入表格只有一行。这些都是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可选择这些情况的例子作为测试用例。
错误推测法是一种直接针对缺陷的逆向分析方法,也是最容易发现缺陷的一种方法。作为第三方测试在系统验收之前为系统质量把关,尽量发现系统中遗留的缺陷,因此在测试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
4)等价类划分方法
等价类划分方法是一种典型的、重要的黑盒测试方法,它将程序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有效的和无效的)划分成若干个等价类。然后从每个部分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合理的分类,测试用例由有效等价类的代表组成,从而保证测试用例具有完整性和代表性。利用这一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可以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果,以需求规格说明书为依据,选择适当的典型子集,认真分析和推敲说明书的各项需求,特别是功能需求,尽可能多的返现错误。等价类划分方法是一种系统性的确定要输入测试条件的方法。"
5)边界值分析方法
边界值分析方法就是对输入或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通常边界值分析方法是作为对等价类划分方法的补充,在这种情况下,其测试用例来自等价类的边界。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首先应确定边界情况。通常输入和输出等价类的边界,就是应着重测试的边界情况。应当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而不是选取等价类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为测试数据。
6)因果图法
因果图方法是一种适合于描述对于多种输入条件组合的测试方法,根据输入条件的组合、约束关系和输出条件的因果关系,分析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从而设计测试用例,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涉及的各种组合情况。因果图方法一般和判定表结合使用,通过映射同时发生相互影响的多个输入来确定判定条件。每种组合条件就是"因",输出的结果就是"果"。因果图方法最终生成判定表,采用因果图法能帮助我们按照一定的步骤选择一组高效的测试用例,同时,还能指出程序规范中存在什么问题。
7)判定表驱动分析方法.
判定表是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行不同操作情况的工具,通过条件桩、动作桩、条件项、动作项构建整体过程,能够将复杂的问题按照各种可能的情况全部列举出来,简明并避免遗漏。因此,利用判定表能够设计完整的测试用例集合。在一些数据处理问题中,某些操作的实施依赖于多个逻辑条件的组合,即针对不同逻辑条件的组合值,分别执行不同的操作。判定表很适合于处理这类问题。
--
修改:fytsmile FROM 219.141.211.*
FROM 219.1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