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比钗黛优劣
感情都有的,深浅而矣。红楼梦第一主题是钗黛争玉
“优劣”之判因人而异。将宝钗的世故看作“奸”不可取,她没有害人心思和言行。林黛玉的一片真情值得同情
【 在 zipp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算投降,宝钗对宝玉无真情,宝玉对宝钗亦无,那宝钗就不是林黛玉的情敌,不是情敌还是能作好姐妹的
:
--
修改:chunzai FROM 31.24.224.*
FROM 31.24.224.*
黛玉是真情
【 在 zipp 的大作中提到: 】
: 宝钗争的不是宝玉这个人,而是宝玉这个家族的地位
:
--
FROM 31.24.224.*
想做贾府二奶奶,更何况宝玉人品出众,女人都喜欢
贾宝玉是个有个性、与众不同的人
【 在 zipp 的大作中提到: 】
: 宝钗争的不是宝玉这个人,而是宝玉这个家族的地位
:
--
FROM 183.193.46.*
宝黛和好是黛主动,以黛性格来看,是投降。她知道顶牛将意味着什么。黛玉在长大
【 在 zipp 的大作中提到: 】
: 宝钗刚开始可能觉得宝玉长得不错,后来发现宝玉非同路人,就没心了,这也是宝黛和好的原因
:
--
修改:chunzai FROM 31.24.224.*
FROM 31.24.224.*
“劣势”太明显了,必败无疑。不投降会很惨的。
当然,有面子地投降,黛玉做得连宝玉都看不出,这正是她的智慧
这两个人不可能真心会友好,林黛玉与湘云不同,她太敏感了,一直在暗哭,宝玉深知其中原因,湘云也一直在劝
【 在 zipp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真是情敌,林黛玉是投降的人吗,以宝玉和林黛玉的关系,林黛玉会投降吗?
:
--
FROM 183.193.46.*
同病相怜,但两个人看起来完全不同。个性和性格才是命运,所以孔子表扬颜回穷开心:“一簞食,一瓢飲,孔曰:「簞,笥也。」在陋巷,人不堪甚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 在 wwwsmthnet 的大作中提到: 】
: 凹晶馆联诗那一段
: 感觉就像两个知道自己悲剧前途的人在讨论怎么样悲剧的有面子一点
:
--
FROM 143.244.182.*
是黛玉主动的,做得很好,连宝玉都不明白,说明黛玉很聪明,她正在长大,变得成熟。
宝玉来玩,黛玉是来还泪的,两玉都是神仙,所以册子里没有黛玉的判词,宝玉一直不懂人事,没额茗烟和秦钟那样的冲动,但同时又都有人的感情。宝玉的表现特别不可思议。全书在第五回后半回很明显被增删过,宝玉在警幻处,警幻当有一番训诫和道理,而非现在这“意淫”之训和情节可比,这是全书的眼。
【 在 zipp 的大作中提到: 】
: 失败与投降是两回事,林黛玉也没奢望能与宝玉成亲,她希望的只是宝玉不负两人感情。
: 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
: 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
: ...................
--
FROM 183.193.46.*
林黛玉不装腔作势,虽然有些尖刻,但自然
【 在 axxia 的大作中提到: 】
: 爱黛玉
--
FROM 183.193.51.*
她不是主人,没资格“在乎”
【 在 zipp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明林黛玉聪明能看出贾家的问题,但宝玉不在乎,她也不在乎,转身就说笑去了
:
--
FROM 183.193.49.*
《林黛玉日记》就是例子。
其实是可以衍生出许多新作品的,取出书中一个片段拉长。还可以模仿《追忆似水年华》,用意识流来写,可任意想象,没完没了
【 在 tulanghaha 的大作中提到: 】
: 宝姑娘主要是太不敏感了
: 所以,宝玉对婚后的生活深深失望啊
: 你可以就这个写个别传
: ...................
--
FROM 183.19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