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红楼梦的诗词到底如何
还行吧,但是谈不上顶级,堆砌感强,没有太多生活。
有些句子,细琢磨不行,比如: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
去蓬莱寻春问腊,蓬莱是道教的,但是无论是要找妙玉,还是后面的大士、孀娥都不应该去蓬莱。
这就好比要听黎明的歌,却去了张学友的演唱会。
所以为了堆砌好词,放弃了一些逻辑性。
【 在 ced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这首
: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 看起来还不错啊,至少能比肩一流宋诗吧
--
修改:Haimdinger FROM 111.121.84.*
FROM 111.121.84.*
嫦娥是民俗的啊,哪来的是道教的。而且她又不住蓬莱。
所以我说红楼诗只能说还不错,但是谈不上多顶级。
好的诗,写实的有、写意的也有,但是顶级的一定是逻辑,词,句都佳的。
不然写“一轮红日映朝阳”这样的句子也是可以的了。
【 在 freeguy 的大作中提到: 】
: 孀娥就是嫦娥,那就是道教的
: 古典诗词不能死扣逻辑性,有无理则妙的说法
: 佛道字面的意象混用倒是一时没想到什么例子,内核混搭那是有的,比如分析王维的诗,论文都有
: ...................
--
FROM 220.197.221.*
对,正好提到李商隐,我也正想提他。
李的诗可以说是堆砌派的大成者了,词好,拼凑强。但是,很难谈得上顶级呢,这也是没有人说得超得过大李杜吧。
他的诗也就是个A级,你拿一个不顶级的来证明有啥说服力呢?
何况红楼诗词还不如李商隐的诗。
【 在 freeguy 的大作中提到: 】
: 民俗神话都是广义的道教,道教神仙太阴星君,俗称太阴,民间百姓又叫月光娘娘,后来就等同于嫦娥
: 死扣蓬莱啊?李商隐的名句,刘郎已恨蓬山远。刘郎是幽明录里入山的刘晨,入的是天台山,“又不住蓬莱”
: 再比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您的逻辑性想说陶潜斜视?呵呵
: ...................
--
FROM 220.197.221.*
你还是没有理解,字的错误,在古代很正常,古代那个信息不发达,错误很正常。要论错误红楼里面字,常识的错误更多。
我要说的是,一个好诗,要顶级,一定要词,句,意境等各方面都要绝佳。最好还要开宗立派。
而红楼梦诗词,更多的是继承了清朝,词藻华丽,但意境不够,时常还放弃了逻辑性的限制。
什么叫顶级?历史上所有诗人拉出来,排名前五。不然你也顶级,我也顶级,那就等于没有顶级了。李商隐无论如何是排不进这个名次的,说他不顶级,没有问题。
红楼诗词,拉出来,前50都不一定拍得进去一首,何来顶级?
【 在 freeguy 的大作中提到: 】
:
: 阁下只认识大李杜啊?也行,呵呵
: 杜甫 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所以后来都叫潘安了。问题是人家明明姓潘名岳,字安仁
: 杜甫是文盲还是史盲?名字都给人叫错?用阁下的逻辑性解释解释?
:
#发自zSMTH@2211133C
--
FROM 111.121.92.*
贴合人物做,这种做法绝对是正确的。但是,这不能证明其诗词是顶尖的啊。只能证明,作者写诗的水平很能贴合人物。
而且极有可能,书中诗词最高水平就代表了作者最高水平,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其能写出更高水平的诗。
【 在 chunza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得考虑这是十岁左右的小姑娘,做这样的诗当然是好的
: 全书中,宝玉的《姽婳词》和《芙蓉女儿诔》放之四海都是一流的,但后者沾有传统的掉书袋恶习,太可惜,所以赞同从前“天涯论坛”的一个版本。其实宝玉仅高小水平,现实社会中,不可能做得这样好,窃以为这才是《红》的失实处。
: 贾环的迷语诗做得很合其才能和趣味。考虑人物身份和学历,雨村和薛蟠都做得最恰当,作者很妙
--
FROM 220.197.221.*
我学理科的,文科这种难量化的东西,最多只能给出区间啊。不严格的说,李商隐在我这能排到20-60之间吧。
虽然我认为他的词堆砌感强,写作痕迹明显,但是用词还是很顶的,也比较有创意。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红楼梦前200都够呛。
: 李商隐能排多少?你给个排名看看。
:
--
FROM 220.197.221.*
你喜欢就好。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李商隐在唐诗里,是top5的水平。
: 再加上乐府和宋诗,前10没问题。
:
--
FROM 220.197.221.*
我一直承认的是红楼诗词是不错的,也难能可贵的,但是不是顶级的。
【 在 chunzai 的大作中提到: 】
: 宝玉最后那两篇压台作,其实也没贴合十几岁人物的能力,是高水平,在明清时代的文学史上很少见
--
FROM 220.197.221.*
这也是我的观点。好的诗,更多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妙手偶得,充满生活和氛围的。
一般而言,如果想写诗,就坐那想,写出来的感觉很难有高的意境。
除了我举例那个例子,红楼梦诗词中还有类似的例子,比如“冷月葬花魂”,看词是美的,但是很难让读者建立一个合理的画面感。
半夜一个人跑到出去埋花,这种事太小概率事件了。而且更像倩女幽魂。
【 在 zipp 的大作中提到: 】
:
: 诗词立意为上,作者受困于家族兴衰,限定了眼界,诗词不能脱出儿女情长,故高度有限
:
: 【 在 Haimdi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一直承认的是红楼诗词是不错的,也难能可贵的,但是不是顶级的。
#发自zSMTH@2211133C
--
FROM 111.121.92.*
那就看每个人的差异了。
我认为不错,但不顶级。
你认为很好。
从你的描述,我认为我们俩对他水平的认定,也没有差到两级以上。
除水平外,不读红楼的人,能背红楼诗词的人不多。读了红楼的人,背不出里面的诗的人也不少。从流行度来说,其也差会事。
【 在 chunzai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是受小说环境限制,但当时社会上什么大作呢,
: 作才虚拟了一个动人的环境,窃以为很好的
: 【 在 Haimdi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一直承认的是红楼诗词是不错的,也难能可贵的,但是不是顶级的。
#发自zSMTH@2211133C
--
FROM 111.1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