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湘云
湘云
石头的后四十回不能说是胡说八道吧,但是戏剧性的意味过浓,导致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双双夭折。神话变成了鬼话,情话变成了谎话,权谋变成了阴谋。其中,我喜欢的湘云最无辜和荒唐。
石头里面这么多女子,有可以娶为妻的,有可以誓为友的,有可以当妈的,有可以当情人的。但是仅有一个人是妹妹那般用来爱护,保护,呵护的,就是湘云。
书里几乎没有说湘云容貌怎样,这多正常啊,你要有个妹妹,她长得再好看,不也是嘴上会说丑的嘛;但是书上又说“蜂腰猿背,鹤势螂形”,这翻译成现代话可能是这样的:身材高挑,细腰美背,气质高雅,体态丰盈。
在湘云面前,黛玉显得弱了,宝钗显得壮了。这就是亲妹妹嘛,比你们都好。
红楼梦的作者大约就是把黛玉当做妹妹来写的。不是自己最亲的人,也不大可能喝酒喝到醉卧花间。这个情形恐怕是作者亲见的。换了外人,这在那个年代无论如何也不会是好事,只有哥哥看到记下来了,把这个当成一个美好的记忆。
红学家大都认为湘云爱上了宝玉,我觉得不是。亲哥带着亲妹上街,被误认为情侣再正常不过了。况且爱情这玩意儿会产生不可抑制的嫉妒,湘云从来不嫉妒。宝玉觉得谁好,湘云就觉得谁好;宝玉觉得谁不好,湘云就觉得谁不好。这是亲妹子。
至于袭人请湘云为宝玉做鞋那个事,被借题发挥到了极致,不但污蔑袭人借这个事情挑拨湘云和黛玉的矛盾,还说湘云唯独对黛玉有怨气,你看吧她暗恋宝玉。这是立场错了。
这件事从袭人来说,她是知道宝玉有多挑,谁做的好找谁做,找完湘云找宝钗,高水平的裁缝谁都没落下。从湘云来说,湘云给宝玉的扇子被黛玉铰了,正常人都会不爽的吧,我哥喜欢你但是你也太作了点。
宝玉对湘云也是亲妹妹一样对待的。其他人言语惹了黛玉,宝玉只去劝黛玉,逗她开心。但是唯有湘云,宝玉是可以提前制止的,不管用眼神还是动作还是语言。但是老这样亲妹子也不能同意啊,哥,你这么对林姑娘好,我生气。于是宝玉也少不了去哄湘云,湘云好哄多了。
湘云的判词是“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因为后四十影响,湘云的悲剧结局似乎成了思想钢印。但是抛开后四十回,只说判词本身呢?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的确,书中湘云从小没了父母,一直寄人篱下,富贵对她没有其他人那么厚重,这未尝不是好事。湘云性格豪爽,没有那么多的小心眼和弯弯绕。有个哥哥一样的人物罩着就够了。
重点在后一句“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世人都以为这一句写了悲惨的命运。这大大被红学家们误导了。我的问题是:谁在展眼看?我的看法是:这是湘云在展眼看。
这一句判词中,并不像其他判词一样,都是低落的字眼。有两个字是很洒脱的,“展”和“飞”。
什么是展眼,心怀豁达,俯瞰,回顾,广阔,这是展眼。斜晖,一个昔日大家族的没落。湘江水逝,君不闻“逝者如斯乎”?楚云飞,这才是湘云嘛!湘就是楚,湘云就是楚云,她跳出来了,在更广阔的视角用另一种眼光和温度来看自己、或者是曾经的自己和生活过的世界。
我的妹妹湘云,她必定有一个安稳的、豁达的归属,(绝不可能在一条花船上哭着求人,这是最Low的文人们想出来的,我妹妹的性格,宁可投江),本来就对她就不是什么强烈束缚的富贵,脱去也不是那么难,天空这么大,湘云不会总是湘云,会走的远远的,变成楚云。可能暮霭沉沉,但是“暮霭沉沉楚天阔”。
2023.3.28闲了就写一些看法,大家随意批评。
--
FROM 154.94.7.*
宝钗的现实是设定的还是宝钗真的就很现实?
应该不但是宝钗,上上下下都知道宝钗肯定会是少奶奶的,这几乎是毫无疑问的。为什么黛玉察觉不出来呢?
【 在 zipp 的大作中提到: 】
: 湘云是当妹妹描写的,而且是没有成熟的懵懂的小妹妹,不象林黛玉的纯情,宝钗的现实是已定形的
--
FROM 154.94.7.*
薛姨妈恐怕不是这么认为的,她也在贾府住这么长时间,不是为了宝钗说不通。
【 在 zipp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者描写是真的很现实
: 从前80回看,大家都认为林黛玉才是嫁宝玉的,连宝钗母女都这样认为
--
FROM 154.94.7.*
这样无法解释贾母问薛宝琴八字啊,这么直白,就差明说了。
贾母单纯怜惜黛玉,其他人大概没有完全分清怜惜在哪个感情区间。
薛姨妈要给黛玉提亲也可能是试探。
【 在 zipp 的大作中提到: 】
: 开始薛家有意金玉良姻的,不过后来宝钗看清形势就不再强求了, 薛姨妈后来都说要给林黛玉和宝玉提亲了
--
FROM 117.136.105.*
我刚找了找看了一个相关帖子,从08年争论到19年,哈哈哈
这事我暂时站cucudir
不管别人怎么说,贾母从来没有一句对宝黛明确的字眼。凤姐善于打破尴尬气氛,这种玩笑由她来说谁都不会怪罪,换个人贾母恐怕会不高兴。
薛姨妈想试探的是贾母的态度啊
【 在 zipp 的大作中提到: 】
: 贾母问薛宝琴八字不是给宝玉提亲啊,本版讨论过的
: 宝玉和林黛玉之间闹得那多事,贾母不知道他们因为啥才怪了,而且没啥措施,分明是怂恿
: 试探林黛玉有啥用,这事她又做不了主
--
FROM 117.136.105.*
王夫人不喜欢黛玉。
【 在 icetea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宝黛不是大家默认的一对,很难想象王熙凤这个当家媳妇敢
: 拿这种事情当众开玩笑。此外,尤二姐那段,小厮的话里也明说
: 过宝黛是一对,说明当时上上下下的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 ...................
--
FROM 117.136.105.*
只一件事就够了:送宫花,最后一个给的黛玉。
送宫花这个事,送的顺序,前面是有交代的。一个下人,还是个在贾府几十年的老妈子,人情世故早就是老油条了,为了顺路就敢擅自把黛玉放在最后,你信吗?
再者,送一个宫花,专门把前前后后细节写的这么详细,最后就是为了体现黛玉小心眼,那只能算作者小心眼了。
【 在 wwwsmthnet 的大作中提到: 】
: 王夫人对每个孩子都视如己出
: 迎春、探春、湘云、黛玉私下都说王夫人对自己好
: 如果王夫人对黛玉不好,黛玉这种心思缜密的人会看不出来么
: ...................
--
FROM 154.94.7.*
仁者见仁,比如我就是小心眼。亲信下人揣摩上司态度,今人也逃不脱的。
【 在 wwwsmthnet 的大作中提到: 】
: 周瑞家的没有任何问题,这里写的就是黛玉小心眼。
: 1、这里的顺序,并没有严格必须执行的意味,是薛姨妈随口说的
: 2、宫花也不是多贵重的东西,如果贵重,薛姨妈不会让周瑞家的代送
: ...................
--
FROM 154.94.7.*
举个例子,老板喜欢谁不喜欢谁,秘书心里有数。其实就是这么回事。
12朵花分给5个人,姨妈明确说了剩四朵给凤姐。居然剩最后两朵给了林姑娘,正常人都不会这么干。这个王夫人的陪房老妈子显然有恃无恐。
未尝不是曹公想表达不能明白说的话。
【 在 wwwsmthnet 的大作中提到: 】
: 王夫人操心的事多了,没工夫挤兑黛玉
:
--
FROM 154.94.7.*
哈哈哈,你讲话好绝对啊,对事实做合理的推测,这本来就是阐述观点的正确方法。
然而,正如你所说,这也是你的揣测呀,还是要有书中的实例作为支撑才能让人信服,不然就强词夺理了,我觉得吧,列举王夫人喜欢黛玉的实例做阐述更能说服人。这好像也不难
【 在 wwwsmthnet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前面说了,周瑞家的背着王夫人得罪林黛玉,等于是得罪贾母
: 得罪了贾母,等于给王夫人惹祸,王夫人也会责罚她
: 周瑞家的不是笨蛋,这个道理她不会不懂
: ...................
--
FROM 154.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