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黛玉葬花
黛玉葬花
想写黛玉,无奈忘完了,又找出来书看了看,大致理一下黛玉葬花。黛玉的敏感从根源上来源于客居贾府。林如海去世之前这个敏感并不强烈,但是林如海去世之后似乎就慢慢不一样了。葬花从对美的怜惜成了黛玉的悲伤寄托。
黛玉葬花有两个故事。书中交代黛玉是有一个花冢的。这个花冢应该是好久了。从第二十三回可以看出来,黛玉葬花本来是小姑娘的爱好,怜惜美好的事物,宝玉也一样。
二十三回,宝玉在看西厢记的时候,看到动人处“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吹过,桃花落了一身一地。宝玉要抖落,怕落地上脚步践踏了,就都在水池里。这时候黛玉来了,背着个锄头,葬花的打扮,说宝玉,抖进水里又流到污浊的地方去了,“那犄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这个时候两个人是打打闹闹的,虽说是个葬花,既没有什么忧愁,也没有什么感伤。俩人还继续看了西厢记。这应该延续了以往葬花的宁静、轻松、美好。
之后搬进大观园了。二十六回的某一日,公子小姐们都很闲,宝玉在黛玉处本来打情骂俏好好的,黛玉开玩笑说去告宝玉,偏偏这时候薛蟠这个棒槌,谎称贾政叫宝玉,把宝玉叫走吃奇珍美味去了。宝玉也是个棒槌,你突然走了倒是送个信儿给黛玉啊,没有,一天没有信儿。黛玉担心,晚饭后自己去了怡红院,又偏偏晴雯正在生气。这下好了,黛玉问了两声,晴雯竟然气头上听不出来是黛玉,虽然不大可能,但就是这么发生了。于是:
“黛玉听了,不觉气征在门外,待要高声问他,逗起气来,自己又回思一番:“虽说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如今认真淘气,也觉没趣。”一面想,一面又滚下泪来。正是回去不是,站着不是。”
到了这里,原本只是伤怀身世,并没有气,也没有真伤心。然而又又又偏偏出现了让黛玉伤心欲绝的场面:
“正没有主意,只听里面一阵笑语之声,细听一听,竟是宝玉、宝钗二人。林黛玉心中益发动了气,左思右想,忽然想起了早起的事来:“毕竟是宝玉恼我要告他的原故。但只我何尝告你了,你也打听打听,就恼我到这步田地。你今儿不叫我进来,难道明儿就不见面了!”越想越伤感起来,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
于是有了次日书中的第二次独自葬花,以及伤感的葬花诗,这是借宝玉听闻写的,宝玉不知道黛玉生的什么气,看到地上花落了,叹道“他是心里生了气,也不来收拾这花儿来了,待我送了去,明儿再问着他”。于是宝玉兜了花去了葬花的地方:“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感。”
宝玉也是个痴情人物,“先不过点头感叹;次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
之后的黛玉便是这花,开是开了,落是落了,葬是葬了,“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23.5.30
注:引号内是原文,在二十三回,二十六回,二十七回。
--
FROM 154.94.7.*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宝黛找不到,现在的人也找不到
【 在 opendoor 的大作中提到: 】
: 黛玉葬花
: 想写黛玉,无奈忘完了,又找出来书看了看,大致理一下黛玉葬花。黛玉的敏感从根源上来源于客居贾府。林如海去世之前这个敏感并不强烈,但是林如海去世之后似乎就慢慢不一样了。葬花从对美的怜惜成了黛玉的悲伤寄托。
: 黛玉葬花有两个故事。书中交代黛玉是有一个花冢的。这个花冢应该是好久了。从第二十三回可以看出来,黛玉葬花本来是小姑娘的爱好,怜惜美好的事物,宝玉也一样。
: ...................
--
FROM 182.124.226.*
你这一句,直给升华到每个人了
【 在 zipp (常游天地外 不在五行中) 的大作中提到: 】
: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宝黛找不到,现在的人也找不到
: 【 在 opendoor 的大作中提到: 】
: : 黛玉葬花
: : 想写黛玉,无奈忘完了,又找出来书看了看,大致理一下黛玉葬花。黛玉的敏感从根源上来源于客居贾府。林如海去世之前这个敏感并不强烈,但是林如海去世之后似乎就慢慢不一样了。葬花从对美的怜惜成了黛玉的悲伤寄托。
--
FROM 154.94.7.*
这就是红楼梦不过时的原因,那个时代没解决的问题,现在的社会依旧解决不了
【 在 opendoo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一句,直给升华到每个人了
--
FROM 182.12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