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大家对后四十回过度贬低了,没那么大差距
这是和珅这个家伙写的自己身上的事情,是和大人的自画像,而不是贾宝玉的事情,呵呵
后现行版的后40回的总编剧其实是和珅,这家伙没有词可以编了,就把自己也写进去了
【 在 pitizen 的大作中提到: 】
: 黛玉让人送金砖,想不到被宝玉扔出来。。。
: 哈哈
: τ袢映隼础!!
: ...................
--
修改:lxku FROM 114.242.9.*
FROM 114.242.9.*
黛玉应该是生完孩子以后,身体过度虚弱,然后听到了贾宝玉回家完婚的消息,于是她自挂枝头。林黛玉死的地方应该就是乾隆弘历的出生地,承德狮子园。
【 在 chunzai 的大作中提到: 】
: 判词说黛玉“玉带林中挂”,很惨的象征,不应是太后,这是一个至命错误。这个结局不可用
: 我曾有个设想是被卖给有权势的公公做小老婆,黛玉就自挂了。
--
修改:lxku FROM 114.242.9.*
FROM 114.242.9.*
后四十回的编剧是看过原作的后28回的,他之所以胡编了20回后,又多搞了12回,是为了更多的打掩护,同时向上面邀功请赏。
而且这个编剧找来当时一流的写手和一等一的书商,一起来编故事,这是个名副其实的国家工程。但他们身上的俗气,相比于这本书里的灵气,味道差的太远了。
这个编剧就是和珅,而他的上级就是乾隆。
【 在 Haimdi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尽管后四十回和前八十差距明显,但无疑是百年来最好的续本。
: 所以里面至少是有前八十回的片断,但是肯定是补的占大多数。
: 就像信号里面的赖奎斯特判据一样,采样点过不多,恢复出来失真大。
: ...................
--
修改:lxku FROM 61.49.248.*
FROM 61.49.248.*
对乾隆来讲,改写红楼梦当然不是一件小事,因为这就是他本人的身世,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他的亲生父母。
【 在 Haimdi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就更没有依据了。乾隆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政治家,他在意的是十全武功,他连他和他老婆闹翻,过两年他都还能回忆一下是什么事情。这种小事根本入不了乾隆的法眼,还国家工程呢,顶多就打一个招呼,一个眼色,就会有人去办。
: 你太看重红楼梦的地位了,以现在为比方,大量主流的学者都是在研究正史,在研究经济学,研究国家重大需求,研究这个红楼梦的只是一小撮,这会太在意这些事情呢。
: - 来自 水木说
: ...................
--
FROM 61.49.248.*
和珅是读过原作的,他的胡编能力有限,所以原作里面不涉及林黛玉生孩子的内容,基本都保留了。
【 在 semipunk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绝对相信后四十回有原文,凤姐遇鬼,和最后结局显然是作者的原笔
--
修改:lxku FROM 61.49.248.*
FROM 61.49.248.*
乾隆想让他的亲生父母流芳百世,但又不想危及他的皇位,于是不能全禁了红楼梦,也不能让完整版流传于世。所以他勒令和珅改写了后四十回,又搞了四库全书,收尽天下之书。
【 在 Haimdi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吧,被你打败了。乾隆的父亲是敖丙,母亲是白素贞,不接受反驳。
: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61.49.248.*
和绅能有什么思想境界?他怎么可能和贾宝玉一样的情怀?
大观园最后白茫茫一片真干净是和绅的自作聪明,设定的结局,根本不是原著的结局。
【 在 chunzai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像的地方,完全是另一个天地。续作当然要尽量忠于原著。前后两个人的思想趣味都不同。后面的大团圆很俗的,是“毒草”
--
FROM 114.242.9.*
贾宝玉回家完婚,掀开盖头一看是薛宝钗,被打击的几乎晕过去了。
因为他知道,这时候林黛玉正怀着孕,已经没有退路了。
【 在 yol 的大作中提到: 】
: 宝钗嫁给宝玉?很突兀。
--
修改:lxku FROM 114.242.9.*
FROM 114.242.9.*
这不是贾府的王夫人,这是和珅和大人府上的夫人,呵呵
【 在 ghku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说的好。
: 第八十一回,王夫人突然变成一个话痨,一番话比前八十回加起来还要多。根本读不下去。
: 我是真心不理解,但凡读书不是囫囵吞枣,怎么可能觉察不出来呢?
: ...................
--
FROM 114.2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