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现在很多考证红楼梦是悼明的感觉好有道理
为了反清,唯恐天下不乱
你这立场很鲜明啊
想不到满清灭亡100多年了,还有遗老出来现眼
【 在 chunzai 的大作中提到: 】
: 越离那时远,越难看出
: 蔡元培并不是太高明的学者,他为了反清,故意这样乱说,唯恐天下不乱
: 【 在 rd07 的大作中提到: 】
: ...................
--来自微微水木3.5.17
--
FROM 36.163.174.*
本来就是如贾天祥风月镜一样 正反是不同的故事
【 在 ztz 的大作中提到: 】
: 贾宝玉,小名宝玉,大名贾璋,王夫人三个子女名字合起来是朱元璋
: 贾敬,嘉靖
: 林黛玉,崇祯,玉带林中挂
: ...................
--
FROM 223.65.58.*
胡扯的,真是朱元璋,那后面还有两个呢?探,环。难道是朱元璋瘫痪?这个是在骂明嘛。
【 在 ztz 的大作中提到: 】
:
: 贾宝玉,小名宝玉,大名贾璋,王夫人三个子女名字合起来是朱元璋
: 贾敬,嘉靖
: 林黛玉,崇祯,玉带林中挂
: 薛宝钗,皇太极,挑拨崇祯和袁崇焕(林红玉,袁崇焕需要避讳崇祯)
#发自zSMTH@2211133C
--
FROM 111.85.34.*
天下不“乱”,清帝自退?
还有什么纳兰家事,果真如此,脂斋会不提?
听说理工科同学只看连续剧。好好读红吧,中国第一小说。
有些事我不懂,其实不管影射什么,与我读者有什么关系,去追那些影子跟本没意义
【 在 rd07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了反清,唯恐天下不乱
: 你这立场很鲜明啊
: 想不到满清灭亡100多年了,还有遗老出来现眼
--
修改:chunzai FROM 117.143.136.*
FROM 117.143.136.*
红楼梦本身都有非常多的谜语,谶语,有很多平平常常的一句话,今人看起来完全没感觉
,但有了甲戌本和庚辰本的批注之后,你才知道作者原来还有这层意思在内
举两个例子:秦可卿挂掉之后,出殡的时候有个旌牌,上书“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
初读到这里很可能就被作者前面所述的“朝代不可考”的语言蒙蔽了去,以为只是简单的
交代一个不详的朝代,但甲戌本这里明确批注“奇甚,妙甚,兆年不易之朝,永治之国”
,一个旌牌而已,有甚奇妙处?但如果当作谜语来解密,会发现“兆年不易之朝”指的是
万历,永治之国指的是泰昌,所以才有奇妙的批语;
还有一个是李纨的一句评语,“女子无才便有德”,初读可能直接忽略过去了,但脂砚斋
怕你看不懂,批注“有字改得好”,作者把“女子无才便是德”改为“女子无才便有德”
,一字只改,意思似乎都不变,为啥改得好?因为她影射的是“孔有德”这一类人。
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抠字眼细节,如果没有脂砚斋的批语,在不了解作者意图的情况下非
常容易忽略掉,读者就像沉迷在风月宝鉴正面的贾天祥一样
【 在 dist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些不靠逻辑靠谐音拼名字等做证据的可信度太低了。
--
FROM 106.80.237.*
当时还在振亚各种反清复明,平三藩,收弯弯,直到康熙中期才算坐稳了中原,旗人忙着
打仗,没工夫研究文字,到了乾隆,旗人文化水平起来了,想禁也来不及了,就把结尾改
了,鱼目混珠
【 在 chunzai 的大作中提到: 】
: 反清复明,当时人都看不出是木瓜?
--
FROM 106.80.237.*
那两个不是王夫人的孩子,贾环明显是家患之意
【 在 Haimdi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胡扯的,真是朱元璋,那后面还有两个呢?探,环。难道是朱元璋瘫痪?这个是在骂明
: 嘛。
: #发自zSMTH@2211133C
--
FROM 106.80.237.*
所以还不是就从字典里面挑字?想挑什么随便
【 在 ztz @ [StoneStory] 的大作中提到: 】
:
: 那两个不是王夫人的孩子,贾环明显是家患之意
: 【 在 Haimdi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胡扯的,真是朱元璋,那后面还有两个呢?探,环。难道是朱元璋瘫痪?这个是在骂明
: : 嘛。
#发自zSMTH@2211133C
--
FROM 111.85.34.*
你认为是那就是了
【 在 Haimdi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还不是就从字典里面挑字?想挑什么随便
:
: #发自zSMTH@2211133C
--
FROM 106.80.237.*
从民国到今天,没有一个人能写出癸酉本,偏偏一个何莉莉能写,这事儿怪不怪
【 在 elz 的大作中提到: 】
: 癸酉本的整个出炉过程,根本没有任何证据,都是当事人口述
: 而且,最绝的是,整本书都记下来了,诗词一首没记住
: 为什么?都是自己编的,诗词不会编了。
: ...................
--
FROM 120.244.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