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正电兔的视频有几个比较新的思路
鲍二姑娘是不是多姑娘书中不能确定,有点像
但是用多姑娘来射影讽刺多尔衮对华夏汉族的践踏,这种解读是非常中肯的
只有这样,才能让明朝汉民遗民解心头之恨
【 在 ztz 的大作中提到: 】
: 鲍二家的不是姓多,多姑娘只是个诨号,类似呆霸王,她在晴雯家的时候以为能爽一把宝玉,结果宝玉不从
--
FROM 116.25.239.*
作为证据的时候可以是 但至少要有其他线索
比如李纨和他爸
作为反证的时候不能用这个逻辑证否 比如贾琏他爸不是他爸
所有人都不能只用血缘推断映射关系 这种血缘关系毫无意义
血缘最多只能推断阵营 比如姓薛的一家绝对生不出汉人忠臣
你说对不对?
所以你说王熙凤女儿不能是谁
这个反证完全站不住
【 在 hdrow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要这么说的话,问题是很多时候又用血缘关系来说事啊。
: 他说李纨代表黄宗羲的时候,又说他儿子去清廷出仕了,对应李纨儿子贾兰后面中举。
: 又说秦可卿是朱常洛,但林如海是黛玉爸爸,所以也是朱常洛,所以书中安排林如海的忌日跟秦可卿一样。
: ...................
--
修改:computec FROM 223.72.70.*
FROM 223.72.70.*
史太君其实书里明示了 老祖宗
代表大明列祖列宗 属于吉祥物一样
所以她看黛玉哪都好
看宝钗就是冷淡,客气,看不上
她具体到任何人都不合适 没有人有这种崇高地位和完美人设
【 在 ztz 的大作中提到: 】
: 额,林黛玉可能还真是朱常洛的子嗣,她爹林如海和秦可卿实际上是一个人,在书里也几乎是同时莫名死掉的,
: 史太君倒是有点隐射万历皇帝,但她又比嘉靖高了一辈。。。
--
FROM 223.72.70.*
夏金桂明示 多浑虫只有名字象吧其他没什么交叉线索了
【 在 ztz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者应该也是用了很多当时流行的梗,比如“多浑虫”,夏金桂,估计当时的人看上几眼就知道在说多尔衮,吴三桂
: 悼明,故事人物的大体框架应该是那么回事,具体写的时候可能会有不足或过度,不影响故事的整体性
: 谈到影射,有些地方出现很突兀的文字基本上可以确定在暗示作者,这里面有事,比如秦可卿出殡那章,莫名出现了“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全书仅此一处,明晃晃的告诉你用的是大明万历的年号,而这时贾敬还活的好好的。
: ...................
--
FROM 223.72.70.*
感觉很多地方说的似乎非常有道理。。。
--
FROM 183.192.233.*
带入悼明乃至悼念华夏文明这个框架后,任督二脉就打通了,很多以前不明白的细节全部理解了。但说实话认知门槛有点高的,所以也只能在水木上聊聊,其他地方没法聊。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nikon550d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很多地方说的似乎非常有道理。。。
: --
:
--
FROM 124.79.79.*
记得很早以前刘心武论证秦可卿是公主的时候用的证据是宁国府大门的对联末字,可这
就是对联常用字呀
【 在 hdrown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你推荐,我跑去看了下。
: 觉得有些部分有道理,但有些地方还是索引派老毛病。
: 就是为了强行解释,前后逻辑都不一致了。
: ...................
--
FROM 110.241.27.*
有些地方有道理,牵强的也不少
【 在 computec 的大作中提到: 】
: 1 某人映射某人 但又不仅仅映射某人
: 在不同场景可能映射属性相近的另一些人
: 比如李纨,既可以是李自成,农民军 也可以是钱谦益,投降派
: ...................
--
FROM 222.131.242.*
解读者的逻辑是
如果有道理的地方确实是在悼明 那全书就是在悼明 那每一段都在悼明
那牵强就不牵强了
所以这里不能看单独的论证逻辑链是否唯一 要看整体
【 在 sanqig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些地方有道理,牵强的也不少
--
FROM 223.72.70.*
【 在 sanqig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些地方有道理,牵强的也不少

--
FROM 58.247.23.*